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期结束,关于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你应该知道的最佳时机

(2018-03-04 14:26:13)

 

 

研究发现,每个人一天之中的状态都会经历高峰——低潮——反弹这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下,上午的状态最好,下午比较低迷,晚上又开始反弹。

 

因此,重要的、需要集中精力去处理的事情,最好放在上午做;下午适合做发散性、创造性的事。

 

这个影响有多大呢?小学生在下午考数学,成绩会比上午考低,差距大致相当于旷课两周;医生在下午手术,发生事故的概率更高,大约是上手手术的4倍;下午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更高,英国人还统计出了具体时间——2:55分。

 

尽可能把事情放在上午做,但上午哪有那么多时间,如果做不到怎么办呢?这就需要用科学休息,弥补下午状态的低迷:

 

1、研究发现,下午开始做事之前小睡25分钟左右,会保持3个小时左右的清醒时间——午休时间不可太长,否则会形成睡眠惯性,出现睡不醒、状态更加低迷的情况;

2、1个小时需休息10分钟左右,这10分钟什么都不要做,要完全放松下来——看电影、玩手机等这些事情都不算休息,因为它们还在进一步消耗注意力——散步或跟人聊天是比较好的休息方式;

3、开始做事情之前休息10~25分钟,状态和效率都会更好。孩子考数学之前去操场上玩25分钟,成绩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医生每次手术前休息十几分钟,事故率会下降18%

 

 

我们做一件事情,开始和结尾比较认真、比较重视,中间容易懈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调查发现,人在中年时幸福感最低——不光是人,中年大猩猩也有这种现象。

 

为了防止中点的松懈,我们需要在中点时不断提醒自己,如果能做到,很多人也会在中点爆发——当然,前提是,通过努力有希望获得好结果。这样来看,对学生来说,期中考试这种设置,还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不经意间就会对结局过于重视。

 

很多生平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是年龄带9”的人,比如,29岁、39岁、49岁,他们觉得人生的一个阶段即将结束,于是开始努力去做一些改变,希望有不一样的结局;有些官员也存在59岁现象,退休前一年晚节不保。   

 

一件事情,如果过程很曲折,但结果很好,则我们会觉得它是好的——要是反过来就糟糕了。整个学期学习成绩都很好的小学霸,期末考试发挥失常,考试成绩很差,ta多半会把这当做很糟糕的经历。

   

过于看重结果,会让我们忽略很多体验,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标准更单一——这种状况下就很难客观,心里容易失去平衡,影响情绪状态。

 

小结

 

选择做事情的最佳时机,开始前做好准备,让效率最高,效果最好;中间提醒自己不要懈怠,保持希望;最后,对结果持开放态度,顺其自然。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都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简单,但重要。

 

剩下的,就是时间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