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家和萨提亚心理咨询
家和萨提亚心理咨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752
  • 关注人气:5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谡 :是的,是的,是的——关于爱之外的爱

(2016-12-29 11:53:21)
标签:

林文采

分类: 原创分享
张谡 <wbr>:是的,是的,是的——关于爱之外的爱

不知不觉跟着林老师的脚步走了很多年,不管是做学员还是做助教,在林老师的课堂里,心里最常出来的声音就是:是的,是的,是的!

还记得刚刚进入林老师课堂时,心里也有许多“是的”:是的,我就是这样的,仿佛一直以来我心里有一些被藏了很久的需求,渴望,感受,在课堂里一次次被看到一样;慢慢地这样的“是的”,又有了一些些变化,原生家庭图的呈现,那些理论后面隐藏的人是如何应对生命中的人和事件,如何发展出自己的人生角本,我心里依然在说“是的”:是的,这就是我所感兴趣的,是我想要的,是吸引我的;再到后来,“是的”又有了新的内容,人性的本质在哪里?怎样的理念?如何去传播?如何去给予?又如何将关注点放在不同的方向、位置?咨询师如何看到案主,如何把体验性带入?体验性到底是什么东东?…....我里面的声音还在说“是的”:是的,这就是我所体验过的,仿佛在我内在的体验里,那样的部分在课堂里又被不断的放大,放宽阔,空即是满,满到足够,满到刚刚好,安安然然放下,那一刻,满了也空了,空的时候也是满的,够的。而在这样所有的是的,是的,是的,这些回应里,我常常升起那样的愉悦,快乐,那个快乐是单纯的,仿佛是从心里开出的花一样。在关于“是的”的回应里,在林老师的平和、稳定、自然的声音、表情和一些动作里,我也总是一次次读到另外的声音,那就是和爱有关,却似乎又在爱之外的那些爱,比方灵性,比方慈悲,比方尊重,比方信任,也比方界限和情境。

比方灵性:

上一阶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林老师探讨到灵性,我说:每个人都具足灵性,所谓灵性其实就是人性,人性做足了,灵性就自然呈现和看到了,灵性甚至都不需要成长就已经足够。还记得当时林老师说,讲这样话的人一看就是我的学生,听了真是窃窃地欢喜。

老师从上一阶到第二阶谈到灵性的部分多了起来,这和以往是不同的,仿佛人们对于“灵性”总有一些莫名的,各自不同的理解,稍稍一不留神就“跑偏”,好像是某一种可以使我们脱离人的样子,变成神的能力一般。老师说,这其实是危险的,不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不从自己的关系里改善,而只是以为可以获得某一种超能力,解决一切人间的问题,甚至人们也以为一些人具备的某些方面的“天赋”便是灵性,这其实都是有违人性的。

听老师讲这些话,我心里依然是有许多个“是的”在回应。我天然相信灵性,相信必然有一个造物主,把灵性放入人的里面,在有信仰的人里,灵性也许就是那个信仰,在艰难的时候,总是安排一个可以找到出口的路,在生命中许多许多人和事里,总是刚刚好安排了一切来成全一个人做为人,做为独特的一个人所要完成的使命,以及完成这些使命所要具备的经历,体验,甚至人生路,而当我们一次次诚实面对自己,一次次对自己坦诚相见,灵性便一次次全然呈现,仿佛一切早已安排,刚刚好,而又俱足智慧。正如萨提亚所说,一个人具备他所成长的所有资源,也如林老师所讲的,一个人天然就是想要绽放自己生命的五朵金花,任何一朵不能开放的时候,生命里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来呼唤,那个无尚的造物主,安排了这样一个灵性智慧在我们的里面,使得我们总是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声音从我们生命的里面告诉我们路在哪里?那个中心在哪里,提醒我们:我是谁?家在哪里?就像我们选择有觉知的成长,就像生命里所有的遇见和成全。

上完课回到家,遇见一个人,听到一个故事,真的是从他开始讲到最后,我都泪流满面。国家一级演员,我看到他脸上的率真,可爱,他讲自己妈妈生自己的时候去世,讲妹妹被车压,去世,讲爸爸自杀,讲另外一个叔叔自杀……讲小小孤儿的他,晚上在两只牛的中间睡过觉,在草堆里睡过,讲小小的他拉着牛,穿着单鞋从冰上走过,浑身麻到没有知觉……讲自己“没有文化”,我不知道一个人怎么可以这样苦,也更加不知道一个人这样的苦,却始终相信美好,始终保持纯真又是如何做到的,在不知道要怎么活的时候,跟着感觉去唱歌,甚至写歌,可是后来,所有的一切都开始莫名的忘记,甚至不能记得每天一起工作的同事,常常担心门没有锁而多次反复……直到后来,他说,我才知道我是生“病”了……去学习,去领悟,去唱歌,去感恩……是谁指引他走向成长?又是谁帮着他认清我是谁?他说,我的祖先们成就今天的我,我想,这也是内在灵性智慧的引领,保持相信,保持单纯,保持简单,保持美好,灵性智慧就在你的里面,不用求,不用找,让它自然呈现,如果我们智慧足够,便可识得它。

比方慈悲:

老师讲到人性的阴暗面,讲到黑暗,讲到光。如果说生命是一场选择,那么,也许从最初,也是我们自己选择要来的,哪怕知道生离死别,哪怕知道必然会有未了情,必然会有遗憾,哪怕知道死亡一定会到来,但依然选择生。那是一个承载,也是一份接纳,好比老师讲到人性的阴暗面,而我们哪怕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却依然选择相信光明也在前方;了知了人性不善的一面,依然选择相信善;知道爱终将面对分离,但依然选择去爱;把人性看到底,那样的一个黑暗,一个空,一个离别,甚至一个绝望,但依然去看,然后让光照进来,那样的过程去体会黑暗,也会体光。黑暗是光还没有到达,就仿佛,恶,只是因为爱还没有到达。因为知道死,所以选择珍惜生,死是对生最大的慈悲。去承载也去放下,深深懂得,却不干扰,看到苦,悲悯却不侵犯。看到人性的贪婪和自私,但依然允许自己去体验,在那个深深的看到里,体验那种原本就不需要那样用力的真相和自在……

慈悲是爱,同时又比爱更加宽厚而有力量,它里边有界限,是信任,也是尊重。也许它真正的含义只是允许自己去体验。

尊重和信任:

林老师常常说,尊重一定是在爱的前面的。如果是刚刚进入萨提亚课堂,林老师讲这样的话,我猜我是不能真的懂。可是,现在,我终于懂了,当我真的能够在生活里给予尊重的时候,我便知道,有的时候心里其实是痛的,是不忍的,但因为尊重,因为信任,也只是选择去关注,去祝福,去允许,而不去打扰。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尊重,也是源于不能信任生命。

允许爱的人受苦,允许苦的人去体验,允许体验中看到自己的人生。尊重生,亦尊重死,一个人哪怕选择死亡,那也是对生尽了最大的努力的,一样值得尊重!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尊重事件按照本来的规律发生。当我慢慢懂得尊重时,我也看到人真有足够的能力来成全自己,让我拥有了更多的信任,懂得了“听”,只是听到,不问为什么,也懂得了讲,只是分享,而不是给建议……
尊重和信任才能成就慈悲,所以慈悲里面虽然有悲悯,但却是有力量的!

界限和情境:

林老师越来越多分享自己,讲自己的人际关系,讲自己的界限,甚至也觉得自己是有性格的,“不好相处”,可是界限却足以让老师左右逢源,处处有人爱,处处有人帮,处处得人尊重,处处让人信任,界限是真的在保护关系。老师是模范,一个人内心有多么坚定地做自己,就有多么敢于去表达和呈现自己的界限,也记得有一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断交便没有至交。连接是我们必须的,但试图和所有人连接却未必会真的滋养我们。界限,只有讲出来并遵守才是真的界限。这次课程对情境也有许多的看到和体验,我们是老师的情境,老师也是我们的情境,小组里,每个人如何围绕情境分享,我看到自己清清楚楚,坚定而温和,设立一些规则,提醒一些情境。我想我是真的越来越长大了,嘿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