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颗糖的故事

标签:
教育 |
分类: 原创分享 |
《中国孩子精神成长的需求调查》报告,结果显示,逾八成孩子渴望成为生活和未来的主人。
我们都曾经是少年,我们也许都曾经与校长直接或间接遭遇过,包括此时此刻也许就有很多少年正在与校长对话。而这样的遭遇也许会在少年们的人生旅程中刻下深深的痕迹,改变他们的轨迹。正如这个典故里的少年,如果他不是有幸遇到陶行知先生这样的校长、教育大家,他人生的际遇是否很可能走向偏差呢?是否会因为一次路见不平的砖头事件而被粗暴地认定为暴力分子、不良学生呢?乃至于以后真得成为了暴力分子、不良学生呢?所以何其幸运,他遭遇的是陶行知校长!
拍砖头前,他一定曾经被辜负过
而在为这个少年感到幸运的同时,我也深深为这个少年感到遗憾,在他拿起砖头砸同学的那一刻之前,他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曾经被辜负过。在成长过程中他的精神世界是否曾经被充分关照过呢?是否有人与他好好探讨过,面对不平,何时才能挥拳头砸砖头呢?
无法苛求过去,但应审视当下
在陶行知先生的年代,也许我们无法苛求社会、家庭、学校做到尽善尽美,因为那是一个动荡、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
而到了今天,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跻身世界第二之后,我们是否可以以更高的标准来审视一下我们对我们的下一代精神成长是否足够关注、关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