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情感专刊: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标签:
婚姻家庭个人成长萨提亚 |
分类: 关爱婚姻 |
李安妮:把没有结婚的女人叫成「剩女」是对女人的一种歧视。我会鼓励女孩子不要去看这样的报告,不要去接触这类的讯息,这些讯息只会带给人负面的影响,这些都是非常低意识的讯息。
心探索:在结婚的问题上,为什么人们对年龄这么敏感?
李安妮:虽然时代已经在改变,但我们目前仍然在一个父系社会里面,所以很多的概念还是从男人的视角来定义以及主导整个群体。
从男人的角度来说,女人越年轻就越适合娶。因为生理上,年轻的女人比较能够生小孩,孩子生出来会比较健康,她也有体力带孩子;在心理上,刚从大学毕业的二十几岁的女孩子,她们基本就只是一张白纸,还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了解自己有什么样的力量,内心里没有完全独立,这个时候的女孩子最好被灌输诸如「你需要我的照顾,你要跟我结婚才会有安全感才会幸福」这种观念从而掌控她。
从女人的角度来说,二十几岁刚离开校园经历基本很简单,自己也不够稳定,很容易被那种浪漫的感觉所影响--这种感觉从生理角度来看就是荷尔蒙的化学作用。当两个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荷尔蒙,让你对对方上瘾。所以年轻的女孩子还没找到自己,比较容易对恋爱上瘾。再加上男人的观点的影响,就会造成很多女孩子把年轻当成了自己最大的资本,觉得一定要趁年轻嫁出去,而忘了自己内心的力量。
心探索:除了荷尔蒙以外,似乎总有个声音在说:一定要结婚人生才正常。这个声音是什么呢?
李安妮:因为我们还处在父系社会的旧模式中。这个旧模式从农耕时代开始沿袭了上千年的时间,到现在开始在转变,但旧的模式还没有被打破,还在起作用。在农耕社会,男人需要女人生很多小孩才有足够的劳动力来劳作获取食物;女人需要男人提供食物、居所以及保护。在那种时代里,男人和女人一定要组成一个小联盟才能够很好地活下去。
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男人和女人已经不必再为了生存下去而结盟了。也就是说农耕社会流传下来的男女婚姻结盟的模式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的状况了,但新的模式还没有建立,所以我们还是会被旧的模式所影响,所以这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像「剩女」「相亲」「逼婚」这种现象是一定会发生的,也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心探索:那么新的模式会是什么?
李安妮:如果说婚姻旧模式是为了针对物质或生存的需求,那新的模式就是为了灵性的成长。男女的婚姻关系,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我们不能再有以前那种类似「生存交易」的意图来进入亲密关系,比如「想找个人依靠」、「想找个人来爱我照顾我」。这种来自旧模式的意图通常是我们受苦的原因。
我们进入关系的意图应该变成:因为我有好多爱想要分享;我的爱可以支持另一个人做他自己,发挥他的潜能。但是要到这样的层次,你必须要自己能够过得非常开心、自足,在心里很独立有力量,感觉自己有满满的爱才能分享。所以「分享爱」是进入亲密关系的一个意图。
另一个新模式的意图是:想要进入关系学习成长。也即是说进入关系并不是互相拥有和捆绑的承诺,而是透过亲密关系自我成长的承诺:我愿意透过跟你在一起学习而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我也愿意支持你去成为更完整的你自己。
心探索:但是有一种情况是,很多女孩子觉得我一个人过得很好我有很多爱想要分享,可一直找不到可以分享的对象,也会变得很焦虑。
李安妮:是的,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找回那种「合一」的感觉。在找到可以分享的伴侣之前,「合一」的感觉也有其他方式可以达成。
关键是你要找到一个爱的资源,这个资源有两种,一种是「水平的」即你和这个世界上的人的关系,另一种是「垂直的」即你和宇宙(内在自我、灵性)的关系。这两种都可以成为爱的资源,你都需要去培养。
怎么培养呢?你可以跟家人朋友建立亲密了解彼此的关系、分享你的爱,让你们之间有满满的爱在流动(水平的);另外就是培养你跟你自己的关系,你内在的那个神性、高我、菩萨或者菩提心,从你内在灵性的自己里得到很多被爱的感觉(垂直的),所以就要去培养你的灵性,从你的灵性里面感觉到很多的爱和喜悦。如果能从「垂直的」和「水平的」这两种关系里感觉到很多的爱,你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那至于还没有找到伴侣的原因是什么,你就要自己再向内看,究竟是什么在阻碍你进入亲密关系,是不是你对男性或者关系的一些错误的观念,那么这些观念的下面是什么样的恐惧等等,你要自己去看,要愿意去疗愈这些恐惧,然后才会迎接对的伴侣到来。
【家和近期课程】
《幸福之旅--亲密关系工作坊》
《卓越父母成长工作坊》
《爱与自由:和谐亲子关系工作坊》
《青少年行为偏差矫正与训练工作坊》
详情咨询:1818262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