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孩子的叛逆?

(2014-04-03 09:42:16)
标签:

家有儿女

婚姻家庭

个人成长

分类: 亲子教育

如何看待孩子的叛逆?

【家和小编语】:“叛逆似乎是一个在父母嘴里说出来频率最高的词几乎当我们面对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时,当我们没法接受孩子对我们的置之不理或者顽强抵抗的时候,我们通常脱口而出的是:这个孩子很叛逆。

 

   因为他很叛逆,所以我们不用再承担不听话的结果;因为他很叛逆,所以我们也就不用承担更多的责任。

  

   看来,叛逆这个词承担很多的责任。但是,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1叛逆行为和叛逆期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两个科学概念,就是所谓的叛逆行为和叛逆期。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随时出现各种不同的叛逆行为,简单的出现叛逆行为并不代表我们处于叛逆期。比如说一、二年级的孩子开始独立思考后,往往会从依赖别人思考的状况变成了为什么先生,并且一副你不说个清楚,我就不照着做的架势。实际上,这些孩子所谓的叛逆行为只是一种独立意识的萌芽和发展,他们显得比任何一个时期都强调自己的意见和价值,希望获得尊重。严格的说,孩子们的这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并不是叛逆行为,而是一种成长的表现。

   叛逆期指个人成长到一定阶段时会快速集中的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和能力并且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抗衡显示自己的价值。往往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和低估别人的力量。通常来说,迈入青春期的个体也会随之进入叛逆期。

 

2 9岁与12

   在我们的研究中,不难发现,九岁也就是出于三、四年级的孩子开始比原来出现更多的叛逆行为,其实这是他们在成长阶段的第一次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萌芽。在经历过幼儿时代的敏感期后,这是他们再次强调自己的开始。在上濒,我们会特别关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思考能力上的发展,因为自我价值萌芽期是刺激独立思考和逆向思维的最佳时期,我们通常把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前逆反

   通常来说,十二岁才是真正的叛逆期的开始,虽然有部分孩子由于性格的原因或者表达方式的温和,会让他们的父母感觉不到他们的叛逆期,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内心没有激荡。这个阶段,孩子对于自己的隐私、权利、意见都非常敏感。父母们发现孩子们会突然会锁门,会要求父母进自己的房间要先敲门,会开始注意外形,会不愿意透露好朋友的信息。除此之外,孩子们会抗拒早已和我们形成了身体接触的习惯,他们会躲闪父母的拥抱和一些亲密动作。逆反期的孩子会变得非常敏感,他们强调自己的价值和意见,凭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成为了他们的口头语。

 

3)欢迎叛逆期的到来

   和很多头疼的父母不一样,我非常期待叛逆期的到来。因为这是一个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最佳机会同时也是健全孩子思考模式的最佳时刻。

   叛逆期的孩子们如同刺猬,浑身上下都是让大人们禁止前进的标签,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比任何时候都柔弱,他们内心中渴望获得尊重,获得爱。所以,我们需要用更聪明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那一刻,你收获的是这个孩子的爱。

另外,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有一次思想的逆反才能健全我们的思维方式,所以如何利用孩子的逆反期来帮助他们达到思维方式的健全

 

4)试试这样做

   无论对于出现逆反行为的儿童,还是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我们都可以这样做:

1、冷静。

孩子的突发行为会很多,无论他们如何蔑视我们。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在那一瞬间千万不要被自己的焦躁打败,而需要保持冷静。

2、你确定吗?不再想想?

孩子狂躁起来,他们会像着火一样的咆哮,会彻底的否定一切。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云淡风轻的一句你确定吗?不再想想会让孩子们冷静下来

3、需要我吗?

孩子们无助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我们的指责而是帮助,这个时候,温柔而有力量的一句你需要我吗?会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就在他们身边。

 

    教育是一门科学,我们需要科学的知道孩子的成长期,我们需要分辨叛逆行为和叛逆期,我们更加需要科学的方法!

如何看待孩子的叛逆?

【课程推荐】

张丽红《爱与自由和谐亲子教育》工作坊

【工作坊目标】 

爱: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长的健康和主动

自由: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

规则:以规则的内化养成儿童行为的优美和内在的秩序

平等:以平等的关系引导儿童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友爱

自由需要界限、情绪需要倾听、心理需要关注、感受需要认同

【咨询热线】李老师    18182620263

           霍老师    18192247250

           姜老师    18229055177

如何看待孩子的叛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