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规则无需对孩子吼叫

(2013-09-18 09:16:22)
标签:

家有儿女

亲子教育

婚姻家庭

个人成长

萨提亚

分类: 亲子教育

有规则无需对孩子吼叫


 

由于缺少规则意识,很多孩子经常不按理“出牌”,于是家长就不断的“吼叫”。 

冲孩子吼叫的状况,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并不是件新鲜事。据了解,90%的父母曾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朝他们吼叫过。甚至数据显示,在5-7岁孩子的父母中,这个比例会高至98%!

 “告诉你,不要逼我发火!” “你怎么就是不听我的话!” “我已经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你为什么这么笨!”“你没有长脑啊!”“你能不能快点啊”……

以上这些责骂式的吼叫话语,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并不陌生,甚至有些就出自自己的口。现在的很多家庭,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很紧张,原因就是家长动不动就向孩子吼叫,可孩子依然是我行我素,为此家长痛心、烦心,孩子伤心、恼心,亲子关系也由此蒙上了阴影。

对孩子的吼叫和责骂,就如两只公鸡斗架,最终自然是两败俱伤,家长得不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会对孩子心生怨气;而孩子不仅难以按家长的要求去做,而且还会对父母心存不满。

如果孩子做了错事时,而这个错往往只是家长自己认为的,家长就会不问因由的,大嗓门向孩子吼叫,也许是想通过提高声音的分贝,达到让孩子听话、懂事、明白,甚至服从的愿望。可是结果却事以愿违,往往是我们的大嗓门会让孩子恐惧或无所适从,可这样的结果使大人小孩都不开心。

家长的吼叫,通常是因为孩子没有按照要求做,或是已经提醒过很多次了,依然如故,再或是因为遭到了孩子的公然反抗。如果我们有个家规,对孩子对家长都有个明确的规范,这种吼叫的现行也就没有了,按规则行事,是不需要吼叫的,吼叫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且还容易激化矛盾。

一个家长在博客中写到:

“现在我们该出发啦!宝贝儿,快来把鞋子穿好。”我在客厅一边收拾要带的东西,一边对在自己房间里的儿子喊道。可是,我已经把东西收拾好,也换了鞋,孩子还是没有出现在客厅。我几步走到他的房间,推开门一看,他居然还在那里摆弄奥特曼玩偶。看到我的出现,他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我下意识地看了下表,意识到路上稍有一点堵车,美术课就又会迟到。于是我提高了音量:“快点,快点,你总磨蹭啥!”其实,冲儿子发火的同时,我也在怪自己,刚才为什么没有亲自把他从房间里拽出来。6岁的儿子刚想要说点什么,就被我打断:“赶快穿鞋,马上!”我开始大吼了。儿子怯生生地赶紧穿鞋……

这样地心情,即便没有迟到,孩子画画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如果这位家长能够通过家规,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制定出一些事情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孩子也就不至于磨磨蹭蹭了。小孩子总是没有确切的时间概念,而没有时间概念对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会有影响,所以要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做事要遵守时间,要守时。

以这位家长为例,应该在要出发前十分钟提醒孩子,临近要走时再嘱咐孩子一遍,这样孩子就会和家长同步了,也避免了着急忙慌和对孩子的吼叫。这样几次以后,孩子就会形成自觉的习惯,知道要出门,先把其他东西放在一边,提前做好出行的准备,母子俩就可以高高兴兴去上兴趣班了。这样的兴趣班孩子才会有兴趣,才可能学到知识,才会开心。

现代家长普遍缺少家规意识,如果他们的家庭里有一部家规,哪怕是不成文的,大致对大家的行为有个基本的规范,也不至于是这样的结果,当然也就用不着大吼大叫了。

在这方面,我有很深的切实体验。我的家规里明确规定:孩子可以提出自觉的需求,合理的要随时给予满足,不合理的不予满足,但要向孩子讲明情况。比如她4岁多的时候要溜冰鞋,我给孩子解释说:“你现在还小,等你再长大一些,爸爸再给你买”

因为孩子知道家规的基本原则,所以女儿的需求,基本都是合理的,也都能及时得到满足。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偶尔也有不合理需求,当然都被我们理性的拒绝了。孩子没有由此作闹,而是越来越懂事,后来有时要买个什么东西,她就会提醒我:“爸爸,那个咱家不是有吗?”

 

 

有规则无需对孩子吼叫


      《我爱我幸福家》大型亲子活动首次登陆西安活动通过游戏、练习、分享的方式让参与者从中体验:自己与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良好的家庭沟通关系,以温暖心、喜悦情、分享爱主旨,全家一起通过一环扣一环的体验活动感受幸福

联系人:穆老师:13032958770     赵老师  18591977003      伏老师   137599542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