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爸爸,独特方式讲科学

标签:
家有儿女杂谈个人成长 |
分类: 亲子教育 |
世邦小编语:相对运动、空气流动、阳光折射……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四五岁的孩子也能懂?来看看一个学物理的爸爸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如此复杂的问题不但给孩子讲明白,而且还可以生动有趣,更激发了孩子探索科学的兴趣。更让大家看到:孩子成长路上,爸爸的“牵手”不可或缺。
一位爸爸的独特育儿经
早期的智力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学龄前,真的是‘黄金时期’。孩子的大脑就像是一个宝藏,如果在那个阶段没有去挖掘它,可能就永远深埋于地下了。
问题一:
为什么自然界很少有黑色的花?
记得有一次,爸爸带着四五岁的儿子去郊游,看到草地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儿子就问他:为什么没有黑色的花?于是他告诉儿子: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我们眼睛看到的花朵的颜色是花瓣反射太阳光中的颜色产生的。同时花又是非常娇嫩的,如果是黑色的,那么将会吸收太阳光中所有颜色的光的能量,那样很容易被强烈的太阳光灼伤。自然界中,红色与黄色的花最多,是因为太阳光中红光和黄光是含能量最多的颜色,将这两种光反射掉了,花就不容易受伤了。另外,大多数开花的植物繁殖后代,都要靠昆虫来做媒人。色彩鲜艳的花朵容易吸引昆虫前来,而黑色花因为颜色太暗,很难引起昆虫的注意。昆虫不来传粉,黑花植物就不容易结果实,久而久之,就被淘汰了。
为了验证他的这个理论,爸爸还现场给儿子做了一个小实验。拿出一个三棱镜,就可以看到太阳光中的各种颜色了。或者口里含着一口水,迎着早晨或傍晚时斜射的太阳光喷出去,也会看到美丽的彩虹。同时再把一件黑色的衣服和一件白色的衣服放在太阳下暴晒,很快就可以发现,黑色衣服的温度摸上去明显比白色衣服的温度高。
问题二:
为什么旁边的车开动时,感觉我们的车也动了?
还有一件事情,也是儿子四五岁的时候,爸爸带着儿子坐火车。坐在车厢里的时候,正好左边的车开动了。于是他指给儿子看,为什么从左边看,感觉我们的车子也动了,从右边看,我们的车子却没动呢?“这其实就是一个相对运动的原理,如何让这么小的孩子来理解这个概念呢,我当时也想了很久,最后给他讲了一个耳朵的故事。”
于是爸爸先问儿子:你觉得你的耳朵会动吗?儿子回答说:我的耳朵不会动,猪八戒的耳朵么会动的。爸爸继续问:我说你的耳朵也是会动的。你看,刚才在家里的时候,你的耳朵是不是在家里,现在它又在火车上了。儿子开始动脑筋了,说:那是因为我的耳朵是长在头上的,我人到这里了,耳朵当然也来了。接着,爸爸就抛出相对运动的概念了:是的,这就是一个参照物的概念。如果你是以家里为标准,那你的耳朵就动了,如果你是以你的头为标准,你的耳朵就不会动。火车也是一样的道理,你如果以刚才开走的火车为标准,那我们的火车就是动了,但如果你以地面为标准,那我们的火车就是没动。就这样,一个复杂的物理概念相对运动,就因为一个简单的故事,在儿子心里有了一个基本的印象。可能说一次他还有些懵懵懂懂,但这样的例子多说几次,他自然就会完全明白了。
问题三:
为什么风吹来的时候人会感觉凉爽?
有一次,儿子问爸爸:风是怎么来的?为什么风吹过的时候人会感觉凉快?这其实是一个空气流动、水分蒸发等物理概念,如果直接和他讲,他肯定会听得云里雾里,所以这位聪明的爸爸就做了两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他首先选一个有风的地方,让儿子站着不动,问他能不能感觉到风,他说能。接着,又选一个没风的地方,自己用自行车带着儿子骑,问他能不能感觉到风,他说能。然后将车子停下来,再问他能不能感觉到风,他说不能。通过这个小实验,就可以直观地告诉儿子,风是空气的流动而形成的,即解决了“风是怎么来的”的问题。
接着是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风吹过的时候人会感觉凉快?这又有另外一个小实验。爸爸让儿子双手摊开,手背向上,在其中一只手的手背上放一点水,然后分别对着两只手背吹风,问他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他回答,有水的那个手背感觉凉快一点。接着,我就开始给他讲蒸发吸收热量的原理。人的皮肤表面是含有水分的,皮肤表面的水分在蒸发的时候会带走热量,风一吹,蒸发的速度会变快,人就会感觉凉快。这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不需要太多道具,在家就可以做,但对孩子理解这些复杂的科学道理还是挺有帮助的,有兴趣的家长在家也可以尝试一下。
比如还有一个小实验就能讲清水分的蒸发与哪些因素有关。拿两块毛巾,用水浸湿并挤干,一块就拧在一起,放在家里,另一块则摊开,晒在太阳下面。半个小时以后,就可以发现,摊开晒在太阳下的那块毛巾已经有点干了,拧在一起放在家里的那块毛巾还是湿答答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外面有风,水分跑得快;二是太阳下面热,水分也跑得快,三是毛巾摊开面积大,水分跑的地方多。
小编寄语:
父亲的重要性
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研究表明,与母亲相比,父亲与孩子的相互交往更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和作用产生理解,女孩子从父亲身上了解异性,男孩子从父亲身上了解自己。
影响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父亲引导孩子参与的游戏往往较多是运动性、技术性和智能性的。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如独立、进取。合作、自信,热情、宽厚、敢于冒险、勇于坚持等来影响孩子,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这就与孩子从母亲的性别特征中得到的诸如关心、同情、温和、善良等方面潜移默化地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形成孩子完善的人格基础。
影响孩子认知的发展——孩子经常从母亲那里学到一些言语表达的知识,而父亲则经常通过运动和操作,诸如修车、机械,使用工具、园艺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更能激起儿童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性及求知欲望。有研究发现,父亲与孩子交往的数量与孩子的智商有正相关(也就是父子交往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
影响孩子社会行为的发展——父亲与孩子为伴往往能扩大孩子的社会活动范围和社交内容,影响孩子的社交兴趣和需要,进而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技能。父子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双方更多以平等的。有来有往的方式进行,从而更有助于孩子理解对方语言,体会对方感情,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