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一)

标签:
个人成长杂谈 |
分类: 学习萨提亚 |
萨提亚模式中的个人冰山理论的隐喻:
1、行为----应对模式
(行动、故事内容)
2、应对方式-----
(姿态)
3、对感受的感受---自我价值
感受
(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害、恐惧、忧伤,,悲伤等等
感受的感受
(关于感受的决定)
4、观点---信念,假设,主观现实,思考,想法,价值观
(信念、假设、预设立场、主观现实、认知)
5、期待---对自己,对别人,来自他人的期待
(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来自他人的)
6、渴望----爱,接纳,归属,创意,连结,自由等等
(人类共有的:被爱、被认可、被接纳、被认可、有目的的、意义、自由)
7、自己:我是谁---------灵性,灵魂,生命能量,精髓,核心,存在
(生命力、精神、灵性、核心、本质)
萨提亚冰山理论的探究和引用
在第一天里Gloria就讲解了萨提亚模式的个人冰山隐喻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人的行为和应对方式的表象下面,依次有“感受”、“感受的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己(我是谁)”的根源问题。而一个人之所以感受到痛苦就是他们没有能够一致性地表达自己。就是说(借用学员张老师的话)这七个因素中的某个和某些因素之间产生了混乱,所以就产生了痛苦。
萨提亚提出的著名的应对姿态
在你的记忆中,当家长发火的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当老板给你批评的时候你又会如何反应?仔细回想或许你会发现,尽管在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中发生的状况不尽相同,你却有著非常类似的反应。
比如,老板把你叫进办公室,告诉你最近的一次季度考核里,你没有完成销售业绩:“怎么搞的,你一直都做得很不错,上个季度是怎么回事?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回答1:“老板,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工作……”(也许,老板本来还想问你,是不是其它部门给你的支持力度不够大,而导致销售的延误。这下都免了。)
回答2:“老板,你这样问,我会觉得很惊讶,因为你知道我已经非常拼命了,客户太难啃,一时要降价、一时要提前供货……这你都知道啊?”
问答3:“整个情况是这样的,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整体市场下降了10个百分点,同时竞争对手推出了非常有优势的新产品,所以,销售业绩没有下降就不错了。接下来,我们需要公司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比如市场部做一些促销活动……”
回答4:“哦,是。老板您说得对,是!以后一定注意。”(转身出门时,吹起了口哨。)
在萨提亚专家沈明莹来看,以上的4种回答分别对应了人们处理压力的4种方式:
1
2
3
4
你是以上的哪一种反应模式?是什么让你形成了这样的反应?毕竟在内心深处,你最真实的表达不是这样的,不是吗?也许一走出办公室你就后悔不已,觉得没有把话跟老板说清楚。
为什么我们常常心口不一,明明是出于关心但出口总是指责;明明十分不情愿,却很难开口说拒绝,结果总是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明明非常在意,却常常装作无所谓而失却了很多宝贵的机会……而且这些心口不一的反应方式,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我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掉进去,无法摆脱。
你从童年就开始了心口不一
沈明莹说:“这种让我们困扰的心口不一,来自我们的幼年生活。”
当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刻,便和父母形成了一个最基本、最初的三角关系(The
这些方式并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都是我们在最初的家庭关系中,为了求生存和保护自己而习得的。
比如,一个小孩子发现讨好父母,顺从大人可以得到赞赏,可以赢得别人的喜爱,于是这种方式就会深深地印在他意识和行为里,一直到成人,在他自己建立的家庭里,在他的工作中,他都会采用讨好的方式。
但他也许没有意识到,这种方式也要付出的代价:“你的需要是最重要的,我有没有需要部重要”。永远保对方放在第一位的态度,让我们失却了自我,当讨好不成时,我们就会压抑自己的愤怒。而长期讨好,我们的消化系统也会出现问题:溃疡、腹泻、便秘和呕吐。
比如指责。我们从小就学会强硬,还是婴儿时我们用大哭,长大后我们用大声指责,让别人害怕,成为我们保护自己的方式。“都是你的错!”“要不是你,我根本会过得更好。”这种暴发性的态度阻隔了我们和别人建立关系。
而我们的反应模式一旦在幼年的家庭生活中被培养起来以后,就一再在不同的情境下重复。因为人们在熟悉了一种处理压力的方式后,就会反复使用,所以不管是小时候还是工作以后,我们内心自然的反应模式就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