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报告

(2011-08-22 18:53:11)
标签:

杂谈

《学生学习动力》调查报告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王屋二中     范小龙

一、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为制定下一步研究计划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王屋镇第二初级中学部分学生共221名。

调查方法: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法。

三、调查时间

     2010年9月

 四、调查内容与方法

(1)调查内容:我校学生学习动力现状调查

(2)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学生的学习动力的现状与原因分析,问卷样本附后。

五、调查背景

在我们镇农村中学,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虽然有的学生有学习能力,但无心专注于学习,有畏难情绪。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学校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并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但是收效甚微。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的影响,其主要是受到学习动机的支配。怎样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真心地热爱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做到乐而学之,这是本课题关注的核心问题。我们将研究视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上,从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需要、态度等因素及影响学习态度的价值观展开。结合社会、家庭教育,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利于拓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渠道,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我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六、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到有关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一些情况、对不同方面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动力等问题得到反馈信息,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

 目前我校中学生学习动力较差,纵观我们的教学现状,状况不容乐观。对中学各个年级段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设计和调查,共收回问卷221份,其中有男性同学113人,女性同学108人;各年级同学都占有一定的份额,其中统计有初中一年级学生75人,初中二年级学生81人,初中三年级学生65人,覆盖较为全面,问卷调查的第一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通过对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我们把调查的问题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较大

问卷中3、4、5三道题是关于家庭的问题,有3%的学生是独生子女,90%以上的学生父母是农民,他们没有受过中等或高等的教育。这可以看出,农村学生的幼儿教育处于低下等水平,尽管目前幼儿教育基本普及,但对于已经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情况。他们的各种习惯以及学习方式与城市同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别。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方面。学生从家长身上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包括学习态度,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然而部分家长的急切心理及其专业知识的欠缺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适时而细致的心理疏导,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并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2、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单调

在调查中发现: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有20%的学生会去问老师,并且其问题的程度是6%经常,8%偶尔;有30%的学生愿意和同学交流;10%的学生靠自己钻研;还有大部分学生一看就烦,干脆不学习,出去玩了。这暴露出,我们学生的学习方式单调,按常理来说,遇到问题时,应该上网、到阅览室、参加实践,他们不能,计算机少不允许、阅览室图书室不开放、更不能走出校门,那样太危险。我认为正因为每天做着单一的、乏味的学习活动,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3、对学习目的和过程的认知存在错误倾向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体验人生和社会,提高修养。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不管是我们调查样本教学的任何阶段,都无法得到这样的结果和目的,我们的多数同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些,而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

表1:学生学习目的统计表

年级

考试

消遣

获得真正知识

初一初二阶段

87.7%

8.8%

3.5%

初三阶段

85.1%

7.1%

7.8%

表1表明,无论是高年级阶段或是低年级阶段的学习,均有80%到90%左右的学生学习是为了考试,只有5%—8.0%左右的同学读书是为了能够真正的获得知识。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是为了消遣而学习,这种动机从很大部分来说是不正确的。

引起学生学习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考试的压力,这种动机当属于外部动机。心理学家认为,外部动机对学习行为的指向和维持没有内部动机持久。由于考试而引起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外部动机,它首先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压力,引起不快的感觉,一旦可能,学生会尽量回避这种行为。这样的学习动机来得快,消失得也快。那么在学生对于教学的认知体系中,就会着重对学习本身的背记,而不是灵活的运用,这样一来,认知的动机和方向就出现了根本性的错误,这样看来,以这种态度对待学习,是不会把它当作赏心乐事的,也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4、班级的学习氛围影响学生的学习

调查中发现,有53%的同学认为存在个别缺交作业现象;64%的同学认为存在少部分同学上课干别的事情;32%的同学承认自己考试有作弊现象,且有21%的同学认为若不作弊自己吃亏;有67%的学生认为班内的学习风气处于一般水平。由此看来,班级的学习氛围不浓也是造成部分学生不愿学习的主要原因,当他看到别的学生在玩,而自己又缺乏自制力,索性就放下书本出去玩了。

5、学习缺乏主动性

 在调查问卷的统计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基本的主动性,基本就是在课堂上听讲为主,而自己回家主动学习的学生不多。

表2:学生课余学习态度统计表

年级

喜欢

不喜欢

无所谓

初一初二阶段

39.6%

12.4%

48.0%

初三阶段

31.4%

19.5%

49.1%

 

表3:学生课余时间阅读情况统计表

学校

经常

一般不

偶尔

初一初二阶段

16.2%

29.4%

54.4%

初三阶段

4.6%

40.2%

55.2%

我们可以通过上述两表看出学生的态度和平常的阅读情况。从统计结果看,高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在这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常阅读课外书的学生,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显著。高年级学生学习情况明显优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但为何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部分初三学生表示初三学业尤为繁重,为应付各会考科目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理会课外阅读。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本身缺乏挤劲和钻劲,不能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读书读报。

 但无论是几年级的学生,“喜欢课外学习”和“课余经常阅读”的同学所占比例都相对较小,“不喜欢”和“无所谓”的同学却至少占60%以上;在课外“一般不阅读”或“偶尔阅读”更是高达83%以上,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多数学生对课外学习和阅读持一种冷淡态度。

6、学习中缺乏感兴趣的科目

 在问卷中有几道问题是关于学生对于所学课程有无兴趣的研究。在学生的问卷回答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回答大多集中于政治、历史、语文的学习。对于英语无法引起兴趣是因为和我们目前的语言体系差别太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用习惯相差太大。理科中只有25%学生对数学保持了良好的兴趣;31%的学生选择喜欢物理和化学,并提到了特喜欢上实验课;最不喜欢科目选择中有34%的学生选了数学。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内容枯燥,数学课本和教师的讲解都比较乏味,学生无法从教师呆板的讲述中获得很形象的感觉,那么也就无法得到很深刻的理解了。而68%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生动有趣可以改变这个局面,所以 教师要讲好一门课,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教师必须认真备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授课技巧,课堂就会时时呈现出精彩!

7.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4%的学生把“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40%的学生选择“企业家、商人”为自己的人生目标;38%的学生没有很明确的目标;8%的学生希望“成为事业上的强者,取得巨大的成就”; 24%的学生准备“在事业上有一定的成绩,有一定贡献”; 抱着“得过且过,顺其自然”心态的学生占33%。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周围可能有很多的目标吸引我们,让我们这也想做,那也想做,结果什么也没做好,最后一事无成。如果让学生有了有了明确的、坚定的目标,就会排除干扰。当你一心执着于自己目标的时候,所有的障碍都会成为垫脚石,所有的困难都会主动让步。目标能激发出无限潜能,目标会让你实现人生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