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生散文:与山杏不期而遇
(2022-05-18 17:24:22)
标签:
365 |
卢永生散文:与山杏不期而遇
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湖北房县城关镇武当路61号》卢永生
又到了山杏成熟的季节,在街头,在超市,在水果店,无不能看到那黄澄澄的杏子,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迫使人们真想上去咬一口,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夏天,山坡上、果树下、角角落落,到处是黄花菜、野蒜、青青菜、仁青菜等等。最独特的是河菜,又名泉水菜,只生长在无污染的泉水边。青青叶,嫩嫩茎,拌上野蒜和野韭菜,味道鲜极,六月杏也熟了。
我的家乡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是一个大山区,杏子在六月之外浮出无可遮蔽的风韵,悄悄成熟。一抹淡淡的黄半遮半掩地漫上还没完全褪去羞涩的青果,或有或无的喜悦嬉戏着炙热的夏阳,透过摇曳的枝影会看见一个一个轮回的丰稔或者贫瘠有意无意地留下的几许记忆。我知道这或深或浅的留痕都是生命的礼赞,它们不完美却真实。
还记得儿时,我的家乡槐树林旁有野杏树,不知时候,她那粉白色的花朵吸引了我,大人们告诉我这就是杏树。打那时起,我时常来到树下,观察着她的变化,期盼着她那甜美的果实。当那杏树一点点丰盈起来的时候,心中的喜悦也随之成熟。现在,有了成片杏树林,树上的杏子褪去了青色的衣裳,渐渐地黄了、红了,感觉杏花的香味还没有褪去,杏子那香香、甜甜的味儿又弥漫而来。
六月杏熟,妇女和孩子们挥舞长竿扑打。杏子们“噼里啪啦”落下,像橙色乒乓球,在地上蹦蹦跳跳。用手一捏,杏核蹦出来,跳到小篮里,再在雪亮的阳光下晒干。而后的日子里,全家人围坐一起,用小铁锤,砸杏核,取杏仁。三斤杏核出一斤杏仁。最多的一户,一个季节砸出一千公斤。
家乡的美在夏天。夏天的家乡是甜味的。一年中最先成熟的水果黄杏熟了,最好吃的当然是大接杏。个大,色金黄,肉厚,汁多,甜里略带点酸,营养丰富,是招待亲友的上乘果品。特别是熟好的大接杏,用两根手指轻轻一捏就掰成两瓣,核与肉轻松分离,哇,汪出两窝窝汁水水,咬上一口,沁人心脾,回味无穷,真乃人间仙果也。除了大接杏还有其它品种,如毛接杏、菜籽黄杏、肉杏、倒把杏、曹杏、羊屎蛋蛋杏(个头圆小,因其形状像羊屎而得名)等,但味道均不及大接杏。大多数杏仁味甜可食用,苦味的可入药。河岸上的葡萄园、柑橘园、软籽石榴园里,早有村民在干活儿了,虽然还看不清他们的身影,但他们的说话声、笑声也不时传过来。或许是为了耕作管理和秋后果实采摘的方便吧,现在对果树的栽培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越来越矮化了,地里的橘树、软籽石榴树都只在二米多高,最高也不过三四米高;种植上也一律的规则整齐,一树树,一排排,横竖成行。石榴树的枝头已经开始结蕾,喇叭形的花蕾,在蒙蒙的薄雾中垂着露珠儿,晶莹欲滴。
太阳终于自山口升起来了,阳光漫过山脊,洒下山坳、河谷,似乎也只在转身之间,雾气就消失得干干净净。河对岸的景色以及远处村庄里一幢幢红坡顶的楼房,都变得清晰可见。近处的悬崖陡峭、流水汹涌,崖畔古老的杏树,几乎遮去了半个河面。
当你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挫折失去信心的时候;当你在执着的奋斗中迷失方向的时候,去山上看一看山杏,不仅能欣赏到比梅花还耀眼的杏花,还能在与她的对话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作者简介 卢永生职业传媒人43年,实名卢永生,昵称擦肩而过和冷雨永生。原创诗<你的囗红太渴>(外一首)入《中国诗歌年选2019》初选篇目在全国公示.读过书主编广播电视节目办过报纸,当过网络写手;新浪博客写手、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励志语: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1980年7月房县一中文科毕业,处女诗《我们这人》发表于1987年第3期《东风.>>杂志,从小爱写作,路走得坎坷,但梦还在,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糸毕业,1985年7月进修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系,1997年9月入北京广播学院深造。代表作《抗婚的少女,你在哪里?》在全国引起轰动。湖北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湖北房县城关镇武当路61号》卢永生邮编442100
前一篇:卢永生散文:那棵白杨树
后一篇:卢永生散文:小城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