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采风(五)
一个悠远而生动的民族—巴(身小)人的神奇传说
这篇博文,我带领大家去探访贵州莽莽大山中神秘的巴身小人。
P1

在贵州紫云县西北端的大山里,有一个山村叫牛角井村,村里生活着贵州苗族一个分支,被称为“古董苗”,“古董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为“巴身小 ”
。(左“身”右“小”实际上是一个字,读lang)。
贵州自古是夜郎国的疆域,但是关于这个神秘的国度目前遗留存世的物证少之又少,除了“夜郎自大”的成语和后人寥寥的记述外,有关它的一切没有记录,无人知晓,是史学界的千古之谜。
P2 盛装在身的巴身小妇女

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生活着一群礼仪风俗都极为独特的苗族人,千百年来,他们坚信自己就是夜郎王的后裔,并持有夜郎王印,巴身小人就是其中之一。
“巴身小”,意以为弱小、无力、漏落,巴身小人以这样的寓意在向世人示弱,预防由于“自大”再次带来灭顶之灾。
巴身小有上下巴身小之分,70多户人家,300多人口,有朱、王、罗、康等姓。千百年来,巴身小人始终过着半隐居半隔世的生活,几乎罕为人知。
2007年以前,村里通往山外没有像样的路,车子根本开不进村。2007年之后,县政府修通了山路,并逐渐开发了特色旅游,巴身小人的神秘身份终于大白于天下。
我们的车经过翻山越岭的跋涉,终于来到了巴身小人居住的山寨。
进了寨子咋一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正在东张西望之时,一位女子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出现在我们眼前。
哇塞,那发型真是太讲究太别致太奇特了!
P3
梳着这样的发型,一举手、一抬足都得小心翼翼。

P4
这发型在苗族人中也是独一无二

近距离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出这发型是如何梳起来的。
P5 别致的帆船发型令人浮想联翩

这是巴身小女子盛装时才梳的发型:前额挽螺髻,用自制的的长约8寸的“月牙型”木梳,由中间截断为两节,绑在1尺5寸长的两块竹片两端。一端由左插于螺髻发内,其发绕竹片下垂成三角形,红色木梳角在两端露出来。
这种发型犹如帆船一般,巴身小人称之为“梳子”,这与我们用的梳子容易混淆,所以我更愿意称之为“帆船发型”。
P6

后来,寨子里的女人现场梳这个发型给我们看,看得我也是云山雾罩,太复杂啦,看不明白,就知道没人辅助靠自己根本是无法完成的。
P7 首先要一头长长的美发

P8 长发环绕在竹片上

喝拦门酒那是必须的。喝完酒我们来到了寨子里一个小广场。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陆陆续续聚集在此。
P9

天气较凉,小广场地上燃起了一堆篝火。 妇女们身着巴身小人特有的服饰,在火光的映衬下,顿时满场生辉。
P10

P11

巴身小妇女的服饰也很有特色。上衣多为黑色,对开两幅交叉在前胸,胸襟及袖口绣有宽边花纹,无扣,双肩部分为蓝色,裙子为黑、蓝、白三色横条相接的长裙,裙子前边是一尺多宽白色围裙,围裙的下端呈流苏状,腰间系着长长的红腰带。
整个服饰的颜色主要由红、黑、蓝、白四色相互搭配,对比强烈,格外醒目。
P12

小广场边有一座古老的房子,上面是青瓦,墙面是富有质感木质材料,妇女们站在房檐下,唠着家常,脚下是天然石块拼接的地面,那五彩的服饰融入其中,构成了一幅亮丽别致的风景画。
P13

身着盛装、梳着螺髻的妇女们或站或坐,笑着聊着,这情景令我有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似乎来到了唐朝……
P14

老年妇女的服饰也极有特色,或白或红。
P15 白色的古朴淡雅

P16 红色的花哨耀眼

除了盛装的帆船头型,生活中的妇女都是梳着这样的发型。
P17

P18

前额头上挽着高高的“螺髻”,后面插着一把红木梳。据说这种发型在唐代时的绘画、雕塑中都可见到,其“螺髻”高耸而不走落,秀丽而富有装饰性,具有一种古典美,有诗赞为“青螺如髻秀堪餐”。
P19
老年、中年、少年“三结合”

P20 其乐融融

我问她这种发型好梳吗?不觉得很勒着头皮吗?她看着宝宝,笑答,好梳啊,不觉得啊。
P21

P22 帆船发型

P23
帆船发型

P24 帆船发型

巴身小人还为我们演绎了一段古老原始的歌舞。
P25 弹拉唱舞样样都行

小广场的中央竖立着巴身小人的图腾,那是由稻草和竹子制成的犹如两把重叠的伞,它代表竹王的宫殿。旁边是一只有着三百年历史的木鼓。
P26

P27

男人们有的吹唢呐,有的吹芦笙,有的挥舞着木棍,女人敲着鼓,大家一起围绕着图腾,唱着跳着,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P28

P29

歌舞之后,巴身小人邀请我们和他们一起玩起了“猜名字”游戏。
巴身小人有一个特殊的习俗,一个男人有三个名字,大名、小名和父子连名。父子连名很重要,在祭祀活动中都要用到这个名字。男孩不是一生下来就进行父子连名的,而是在男人完婚的第二天才举行庄重又风趣的取名仪式。
巴身小人父子连名的方式采用正推顺连法,即把父亲名字最后一个字的读音,作为儿子名字开头的读音推移起名。如:右保—保弟—弟海……
所谓”猜名字”游戏,是寨中长老把名字推敲好以后,摆一个酒桌,大家围坐四周,按正推顺连法,人人都要猜。猜对者,不但要喝一大碗酒还要被揪耳朵。为了不喝酒不被揪耳朵,大家就故意说些奇怪的名字,以此为乐。
P30

P31 哈哈哈,这小伙儿猜中了,被狠狠地揪了耳朵。

集中活动及午餐结束后,我们在寨子里自由地游走、拍照。上午还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寨子,下午一下子变得安静了,人影都难寻一个。
P32 我们来到了这户门前

这家里有二位老人带着几个孙子辈的小孩,小孩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得到老人的允许,我们进了里屋,屋里很暗,有一台小电视。
P33
爷爷和小孙女

P34
奶奶应我们的要求,梳起了“螺髻”发型。

P35
梳好了
P36
奶奶和孙儿们

P37
老人的大孙女
我们告别了老人一家,又来到了旁边一户。这户人家只有母女二人在家。小女孩自打见了我们就哭个不停,无论她妈妈怎么哄也停不下来。我们只好躲在屋外不敢进去。
P38 
P39
厨房里居然使用了节能灯

和女主人聊天中得知,这个小女孩其实是她丈夫在外打工收养的一个弃儿,她自己的一双儿女都大了,跟随丈夫在外打工。
我不禁对这家人肃然起敬。
P40
女孩儿终于安静了一小会儿

这一天,我不仅领略了巴身小人独特的民族风情,还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爱!
(文中部分文字参考了紫云县旅游局编辑出版的“巴身小密码”,在此对紫云县旅游局表示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