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名师指导》第七期“模拟考场”征稿贴。
题目:
(1)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豪放飘逸,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他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年任供奉翰林,因遭权贵陷毁,仅一年多就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永王璘失败而入狱,后被贬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于龙山。
(2)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写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李白从秋浦前往泾县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他,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要求:1、根据你对《赠汪伦》这首诗的理解,加上合理的想象,自选角度,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
情如美酒醇
天宝初年,政治黑暗,官府王朝一团秽乱不堪。博学才人不得重用,溜须小人反为提拔。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豪放不羁的李白不能忍受。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罢官的打击之下,李白一怒之下挥袖而去,再度四处游历。可是这万古千愁,何时能消?
当乘着舟的李白飘然而至,想必岸上的汪伦必是喜不自胜。他也未曾想过,仅仅一封信上的“万家酒馆”与“千里桃花”就能使这号称“诗仙”的青莲居士亲临此地。但略有担心地阐述完自己的小把戏后,李白竟抚掌大笑,丝毫不以为然。是啊,在乱世中汪伦的一番盛情,有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温暖且照亮了李白的心头,有如沙漠中的一涧清泉,让李白干涸的心田重新又受到了情意的滋润。
汪伦也是诗词爱好者。两人常常对坐而饮,淋漓酣快后,畅谈天下大事。汪伦带着李白见识了许多当地的美景,二人上山摘过打猎,下河摸鱼捉虾,日子过得好不痛快!汪伦也常向李白请教诗词的写法,灵感的由来。也往往只有这时,李白紧锁的愁眉才会不自觉地展开。
俗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单是汪伦这美酒美景俱皆不敌的情谊,就足以让酒鬼李白醉倒在八仙桌上。汪伦对李白的才学佩服至极,李白则对汪伦的义气颇为赞许。他的细心,补足了他的豪气不拘。他们之间的情意像是一杯浓醇的美酒,其味说不清道不明,却也化不开。
但李白终究是浪迹天涯的才子。他要在山山水水间寻找灵感,要在大千世界中坎坷生存,所以纵使汪伦盛情挽留,也留不住那颗远游的心。如此便是,拍拍后背,抚抚肩胛,互道一声珍重,就此别过。只是,在舟中,终究是听到了汪伦的歌声。太白兄,汪某为你歌一曲,愿你前路俱平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此后,无论李白在安史之乱中被捕入狱,还是在遭贬途中遇赦东还,亦或是在当涂的暮年之时,都一定会想起那远方的汪伦,以及他如美酒般甘醇的情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