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波随笔】从“揠苗助长”说少年作家

(2013-01-23 16:53:08)
标签:

少年作家

教育制度

揠苗助长

快餐综合症

烟波放钓

分类: 烟波随笔

                                 文/烟波放钓

 

    今天从报纸上看了一篇报道,一个12岁的女孩子用半年时间创作了一本15万字的小说,而且准备在暑假签约文学网站。从这篇报道中,联想起近年来有关这一类少年作家的报道可以说是层出不穷,面对着这么多的低龄化的小作家,对他们的成长过程是幸,还是不幸?  

    
   
看看这些年来的中国文坛,“少年作家”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面对着这些略显稚嫩,依然一脸天真的面孔,却在出版社的竭力挖掘和媒体的热情宣传下在文坛上愈演愈烈,你方唱罢我登场。面对着这样的一种现象,我们应该是欢喜,还是忧虑? 

   
   
我想,这些“少年作家”的初使动机,或许仅仅出自于一种本身的爱好使然,这种爱好是很单纯的一种文风,很简单的一种内心独白,是一种热情的本质,是一种天然的发乎于自己真实的表述,它是没有功利性的。可是,当他们的作品写出来之后,却常常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借于推波助澜,刻意的去夸大,刻意的去追求一种明星的效应, 将他们推成带有金圈的“神童”,“神女”或者是超女一类的带有时尚性和炒作性的产物。这一切的背后,我想,更主要的是他们从自身的利益驱使,而故意人为的去造成声势,以达到最后获利的目的。却没有考虑到在这样的炒作下会引起负面的影响,给成长中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的不利因素,诸如使这些孩子的学业有所偏废、成名的过早使得孩子性格的异化等等。  

 
    
说起来,这一切都归于这个日益商品化的现代社会躁进下的“快餐”因素!这一种“快餐”因素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态势慢慢地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样的,在潜移默化中也一样的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他们同这些被注射了激素的万物一样,被具有商业价值的逼迫下加速了发育,过早了成熟,在利益的驱使下尽可能早地将自己奉献给市场。当我们在速生树木做成的桌前,吃着激素催生的早熟水果、嚼着其实根本不用几滚就烂了的鸡鸭肉,配着喂着瘦肉精长起来的猪肉……然后一边看着电视电影里早熟童星的表演,翻读着早熟作者写下的一篇篇文字。此时,我们的心理是怎样的一种无可奈何!


    
随着商品经济在迅速发展,不断的深入,社会的结构也由原来的单一向多元过渡。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改变了人们思想中原先被动的价值观念。于是,浮躁、偏激、急进、攀比、好高骛远等等形成现今社会中一种“快餐综合症”,在这种“病菌”的感染下,迅速漫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之不断的被复制、被速成,不论其实质上是否肤浅,就被迫不及待地通俗流行,这种“快餐综合症”借着覆盖面最广的大众传媒快捷地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而作为成长阶段接受能力最强的青少年不免首当其冲地接受了这种感染。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使他们对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所谓的流行艺术自觉的认同,从而在利益的追逐中过早的加入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各类“童星”在五花八门的秀场中竟相亮相粉墨登场,演绎出一场场最终不知是喜是悲的活剧!

    
    
鲁迅曾说过,要毁灭一个人,有两种方法,一是“骂杀”,一是“捧杀”。当社会以制造、炒作所谓的“天才”和“神童”来达到牟取商业利益的时候,这种“捧杀”的行为就已经在蓄意炒作中膨化。面对着这一切,我们应该冷静一下头脑,反思一下,少一些浮躁,少一点金钱意识,多一些社会责任感,让我们的孩子从各中造星热中降到正常温度,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清醒吧,别让这些“快餐综合症”害了我们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