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对话促进数学思维
(2024-08-20 08:09:09)
标签:
教育 |
分类: 转摘文章 |
教学对话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前有导入对话,课中有师生问答、小结过渡,课尾有总结评价等。教学对话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师生交流思想情感的媒介,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桥梁。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教学对话是否有效。教师设计的教学对话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启发性、通俗性;应具有激发思考、促进理解、活跃气氛、加深印象的功效;教学对话要做到适时、适度、适量。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对数学教师来说尤其要注意做到,这是因为任何一个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都是一次极富挑战、极具魅力的数学探究之旅,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技能的提高、数学思想的熏陶、数学活动经验的建立,都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悄发生,完成这一过程的途径多种多样,但不管采用哪种途径,都少不了师生的对话。如果师生对话设计得好,不仅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对话有助于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如果出示数学问题都是采用电脑屏幕将题目完整地展示出来,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缜密地思考,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敏捷地思考问题的品质。因此,提出问题的方式有时也可以灵活一些,随机一些。
例如,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之后,以对话的形式组织了如下的练习──
师
生
生
师
生
师
生
师
生
师
生
师
生
师
生
师
生
师
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方式是随机的,而且问题的难度逐步加大。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基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反馈随机进行的,因而很好地把握
二、教学对话有助于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后,有时可以不做任何分析或提示,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动脑、动笔自主探索,只要在关键处加以点拨,以这种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磨砺。例如,教学48+35的片段如下──
师
生
生
师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广泛交流、主动探索,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计算方法。在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不同解法的过程中,思维逐步扩展,从直接计算出结果,发展到根据数据的特点想到各种简便计算的方法。学生在学会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思维的广阔性逐步得到发展。
三、教学对话有助于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适合学生自主探究方面的内容,我们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重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进行统计,然后交流。
生
生
师
生
师
生
学生在自主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将图形逐一记录下来,很少有学生想到将图形分类记录。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各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及它们之间的异同,增强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教学对话对教师的语言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愿望。教师教学语言必须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全神贯注地投人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