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桩
八桩是根据人的本身真气运行之窍位,结合易理而设之桩功。易经上说:“观变于阴阳而里的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故古人做易是以三极之理(极者,枢纽也,恰到好处是也):“与天合则健,与地合则顺,与人合则通,”即是以“三才”相合之道理为依据的。“三才生万物”,则“三才”为万物之母。以人之本身而言,三才为精、气、神,其中还包括身体上、中、下三节和四正四隅之方位,以及体内的八个重要对应窍位。所以,欲求内外相合,强身祛病,益寿延年,需练八桩以稳根基。八桩之操练程序如下:
乾桩:
1、乾桩的卦象(三)乾三连,方位为隅西北,五行属金,窍位在人身中,是性宫与肺俞两个穴道,属太阳经。练此功法,先以意守性宫(左乳房内上角),稍微一停即意移肺俞穴,再到命门穴,而后到涌泉穴。在走以上意念之时取并脚站立式(图略)。
2、接着,松肩坠肘,两手自然抬起至两手中指指尖与太阳穴相齐(图略)。
3、继而意想两手背外劳宫穴和两肩井穴前后对正(图略)。此时会觉得手心有蠕动感,意念便转想从两手手心里各长出一只手,手心里各有一只眼睛,从这两个眼睛里又长了一只手,手心仍有眼睛,再从眼里长出手,手里长出眼睛。如此意想之后,就等于从原来的两手各长出三只都带眼睛的手来。随之,又意想从自己的两眼里各长出一只手来,手里长有眼睛,再由眼睛长出手,手心中长眼睛,眼睛里再长出手,手里又带眼睛,如此意想之后等于从自己两眼中各生出三只都带有眼睛的手。随后意念转到眼睛上,用意如前所向小眼中长手,如此三次,那么先后相合,从自己的两眼中已各长出六只手来。从手中长手,从眼中长手均如前反复意想三次。这样从自己的两手和两眼就各长出九只带眼的“意念手”来了,犹如神话故事《东游记》中的“千里眼”杨任(戬)。继之,意想两手之掌根与头维穴左右对正,之后,意念转移到两手中指指尖直插入天空,同时想象百会穴亦升入天空,身体便有悬起之感,双脚似要离地(图略)。
4、此后,两手中指一横,并相互接触之于头顶(图略),随之使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之指甲盖相贴,继使两手手背相贴并往下伸,含有将地穿透志意(图略)
5、两手下穿之后,再将两手拇指指甲贴在一起,然后两手分别忘后一扒(图略),使之有扒地之感觉。同时,使脑子里产生一种幻觉——眼前的地面出现一条大裂缝,在这一瞬间,自己顺势唰的一下就往缝里钻下去了。这时,自己会感到前胸和后背特别舒畅。此动作俗名叫“土行孙”。
“杨任”和“土行孙”,乃是乾三连的两个方面。锻炼这种桩功,在保健上对眼疾(如近视眼、青光眼以及炎症等)的治疗很有助益;在技击上可练眼神和劈、采劲,如若对方向自己推来,只要自己意念一想手指指天,随之手指指天,眼神往前远方一看,可把对方击倒在地;或是对方向自己推来,自己意想扒地,也可以把对方击出很远。因此,乾桩功有神奇之效。
诗曰
乾属老阳体内藏,三田合一下连上;入地吓坏地藏王,上天惊呆君玉皇。
坎桩:
坎桩卦象为()坎中满,方位正北,属水。窍位在人身中,是命门穴,属膀胱经。坎桩即乃气功中“调坎填离”之法,练之不仅能沟通人身中的任督二脉,还可使冲、带二脉转动更为灵利,做到水火既济。
1、坎桩行功取站立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掌平行(图略)。两臂抬起环抱于胸前并使两虎口朝天,手心向内,两中指指尖相触。眼神注视手接触之缝隙处(图略)。
2、随之在意念的引导下,使两手中指不停地、缓慢而均匀地做触而即分、分而即触之动作(图略)。然后松肩坠肘时,如“锦一段”之收式合掌收功。
经久练习本桩功,能使任督二脉相通无阻,百病不生。在技击上劲别属“朋”,威力很大。对气功中之周天功夫的行功会起到显著作用。
诗曰
水容万物水为坎,手脊偶阴胸中满;设炉安鼎离火燃,坎离移位循周天。
附:锦一段收势:
1、接上式。高提右脚,脚尖外摆,向下扁踩,体重移于右腿。左膝盖贴近右腿腘窝处,左脚跟扬起,脚尖虚沾地面,两脚成歇步。同时两手当胸合掌,手心相贴,面向西南方(图略)。
2、重心移于左腿随之屈膝略蹲,收回右脚使之与左脚靠拢成并步。同时两掌的拇指与拇指相接触,中指尖与中指尖相接触,食指尖与食指尖相触,两眼注视食指尖相触处之缝隙(图略)。
3、身体立直,松肩坠肘,两手自然分开落于身体两侧,直臂,手心贴近大腿外侧,目视前方。(图略)
艮桩:
艮桩卦象为()(略)艮覆碗,方位隅东北,五行属土。人体对应窍位是肩井穴。此桩对于健身、防身作用之大不可思议。因其属于洗髓,亦称作“髓化气”。
1、艮桩行功取站立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掌平行,两膝微屈,脚趾轻轻抓地,小腹内收,竖腰立顶,收缩括约肌(筋),含胸拔背,沉肘虚腋。两臂如环抱状,掌心向下,五指微屈(图略)。
2、舌砥上腭,唇轻闭,目微合,全身松静自然。上虚下实,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形意如同金钟扣地。随之意想掌心按下水中之浮球。
3、有感觉后随即想两肱架在双杠上,胯、膝、足一齐放松,微微下蹲。
4、继之随想再按水中之浮球,身体微微上起,掌心有感觉后,双臂再次架双杠。如此反复九次即可收功。
收功之法是使意想全身放松,掌心之“球”泄气,手臂徐徐放下垂于大腿两侧。
本功法在保健上可以“炼髓化气”,体现了气功中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精华之所在。“三花”即精、气、神;“五气”乃是指心、肝、脾、肺、肾。行本功法能使这“三花”、“五气”得以调理,从而达到性、命双修之效果。熟练此功之后,在技击上,作用显著,如对方向我推来,我之掌心意想按住水中浮球,便可把对方击出;亦可将两臂左右展开并使之与肩平,用意想象如落于双杠之上,凡挨着吾身者,立即翻倒在地上,或被摔出。
诗曰
艮如覆碗应体间,又如大山势巍然;山崩地陷非等闲,蚍蜉撼山难煞难。
震桩:
震桩卦象为()震仰盂,方位正东,五行中属木。木属直性,木能生火,又能克土。震为雷,居正东。巽为风,隅东南。二卦合之称为“雷风恒、风雷益”。用此二桩治疗肝病颇有效验,肝为风木之脏,内脏相火,其性易动,又喜舒畅条达,部位在肋,开窍于目,主宰于筋,其病则多为风火、气郁之症。所以治疗肝病,必以舒畅、条达气机为发要。
1、 震桩姿势取站立式。立正站好,使两脚尖朝左右分开成六十度。随之屈膝略蹲,松肩坠肘,两臂自然拉起,两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拇指指尖同时屈曲回扣手心,唯食指直伸,并相触置于胸前。
2、 随之上体半面右转,重心寄于左腿。右脚自动向前迈进一步,同时使左手虎口与右肘少海穴相触后相对分开,两食指向前。目视隅角前方。
3、 随之意念落在脚上,左脚便向下蹬地,知道蹬不上劲脚便离地之时为止,此时重心落于后腿。继之意念注于右脚则右脚蹬地,身体后移;意念注于左脚则左脚蹬地,身体前移……如此前后移动,手势不变,往复九次之后,左脚向前与右脚并齐。之后,上体半面左转,重心寄于右腿,左脚自动向前迈进一步,同时使左手从右手的下面移向前方,右手虎口和左手之少海穴相触后相对分开,两食指指向前。目视隅角前方。
4、 意在右脚,右脚蹬地,身体前移;意在左脚,左脚蹬地,身向后移。如此前后变动,往复九次之后,右脚向前与左脚相并齐。随之上体半面右转……如前法,左、右各做九次即可收功。收功之法是以虚步向实步靠拢。
5、 然后,两手的中指、食指、拇指指尖相互接触于胸前,目视食指指尖。意念想着松脚腕关节,继之松膝、松胯、抬头,目视前方。随之松肩、坠肘、两手分落于身体两侧,手心向下,指尖朝前静守三息。之后,手腕放松,手心贴在股侧。最后收腹、松胯,提膝散布数分钟。
震桩之用法是以前足蹬地面,上体往后移动;后足蹬地,身体前移。借此顺冲惯性原理,结合对方进退之势,配合协调,用着得当,可立见功效。
诗曰
震如仰盂应体间,两足立地如根连;阴阳相激雷电闪,无情雷公岂容犯。
本桩功之收式,似乎特别费心费时,在此顺便提请习练者注意:无论习练什么桩功,都必须按照指定的收式要求认真完成,既不能马虎,亦不能自创自编,以防造成偏差,有碍长功夫有伤身体。光练桩功不做收式,有如有种无收,白费功夫。这些都是前人经过许多实践所得的总结,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离桩:
卦象为()离中虚。方位正南,五行属火,窍位在人身中,是祖窍穴(也称为天目穴,或天谷,或玄观窍)。在气功中,称之为上丹田,是藏神之所。因而此桩对于养心安神,所起作用很大。对于患有高血压、低血压,神经衰弱等症均有相当效应。
1、 离桩的演练方法是取站立式。两脚前后站立(或是两脚掌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臂抬起环抱于胸前,两手中指指尖互相接触之后,两臂内旋,转成手心朝外,两手虎口朝下,目视手指相接的缝隙处。
2、 意念在手心。随之脊背向后撑劲,意念注于脊背之夹脊穴,而两手心自然向前撑劲。如此反复九次即可收功。
收功之法是两手分向左右,两臂自然落下并使两手心先向地,后使两手移至身前,以手中指指尖相互接触,手心向上。此时意想两手的指缝处,似有牛毛细雨不住地下流,亦全感到全身舒服、凉快,然后再意想雨停,手自然落下,此即为收功。
离桩用法是以两手心接触对方前胸,意想脊背(即夹脊穴),目视前方。此时全身便会产生一种向前冲撞之劲。此劲一触对方,对方即被冲出很远,或被摔倒。
诗曰
火化万物火为离,手脊奇阳胸隙隙;调来坎水离火济,阴阳相济互相依。
坤桩卦象为( )坤六段。方位隅西南,五行中属土。窍位在人身中,是丹田穴。丹田属脾,脾脏属土。因而练功之时,意守丹田,以意导气,由丹田经两肋,上达性宫。以土生金,可补肺经之气。
1、坤桩的演练法是取站立式。两脚开立,脚掌平行,与肩同宽。此桩是以意念完成的。开始姿势为,用意想象两手腕、两脚腕似折断了那样的感觉,当时身体就如同要瘫了下来似的。
2、同时觉得两眼的瞳仁相合,合上之后,复又分开似的。上述感觉产生之后,继之用意念想象两肘向前、向上,两膝向上,也象折断了似的。此时又意念想象两肾相合,合上后,复又分开。断而再用意念想象两煎、两胯,相互抽拉,似要收缩到了一起似的,并觉得身子好像软瘫塌了下来。
3、同时觉得两睾丸相合,合上复又分开似的。接着意想两手腕、两脚腕好似断了一般,这时候把软塌了的身子还原。按照前面的意念顺序演练,反复就此之后,即可收功。
收功之法是以意念想象身子似潜泳后浮出深面一般,先露头顶,继露出脸,最后露出中脐。至此忘意忘形,全身即感轻松愉快,异常舒适。一当感觉消失,即是收功。坤桩卦象为坤六段,也称“六球功法”,即身之“六球”(两瞳仁、两肾、男子两睾丸或女子两乳头)。所以说,练武术必须懂得“三节四稍”和身之“六球”之理之法,演练才能得当,进步才会迅速。
“坤桩”之技击用法是以意想身之“六球”,一分之际,身若瘫泥之感。此时,若是对方实力按到我身,彼顿感落空,失去重心,而被摔倒。此谓“藤萝绕树生,树倒藤萝死”之理。
巽桩:
卦象为()(略)巽下断。方位隅东南,五行中属木。
姿势,取站立式,两脚随意自然站立,意想松肩、坠肘,两手自动抬起。再意想两手手心,如按水中浮球(图略),保持手不离球,球不离手。同时意想两足,逐次抬起,并在抬脚时,好似身入太空,脚底踏上云端。然后再想手一离球,球一离手,此时顿觉身体从太空中落回地面。两脚踏实,两臂自然落下,两手手心紧贴大腿两侧,此亦即收功之式。
巽桩之用法是,以意想象两脚离开地面,脚踩祥云而升入太空。此时若对方扑在我身上,便会立即摔倒,或被甩出很远。
诗曰
巽在卦位体下阴,两足生风踩祥云;任你侵犯进吾身,望风扑影形无真。
兑桩
卦象为()兑上缺。方位正西,五行属金。窍位在人身上之两乳中间的膻中穴。此桩属于肺经。常练此桩,首先通经宣肺,对支气管疾病、肺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其次可用肺经之气,来补肾经之气以金生水,亦能强身健心。
1、兑桩之演练法是取站立式。其步法随意,只是两臂抬起,高与肩平,两手手心左右相对,两手虎口朝天。用意逐次想右肩井、右曲池、右劳宫、再往回想右劳宫、右曲池、右肩井。(图略)
2、 然后,再转到左面,以意想左肩井、左曲池、左劳宫。之后再逐一往回想(图略)
3、 在走这些穴位的时候,意想在它们上面20厘米处,有一股气流,在不停地流动。左右往复不停地想着,如此九遍,即可收功。
收功之法是用意使两臂慢慢地分向左右,分至两臂成一平直线时,再行自然落下。随后再使两手手心向上,中指指尖相触,以意想两手的指缝当中,好像有水在不停地流动,待此感觉消失后两手自然下落至身体两侧。所谓漏尽则收,即指此意。
兑桩之用法是当对方用实力欲托起我臂时,我即用意一想被托之臂上边
20厘米处好似有气流动,并在不停地上升。这样,对方身体即不由自主地腾空拔起,失去重心,站立不稳。当此时欲要发招,不发则已,一发必中。健身袪病锦九段功法,对于挤击,视为末艺,所以两人相抗,总以游戏视之,使对方失重、落空、站立不稳、不可轻易发招,收之为宜。
诗 曰
兑在卦位体上阴,两臂泽水滋吾身;
任你相欺难容忍,我行我素显神奇。
熟练以上八桩,对促进人的身体健康,能起到极好的作用。它能使弱者变强,病者康复。同时,对易于暴躁之人,能使其性格得到良好的改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