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所谓的“量化宽松”即如此。
是日本人最早提出“量化宽松”,但用得最频繁也最娴熟的是美国。
说白了,这是一种经济政策兴奋剂,为的是创造新的流动性。
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的做法。
所以,“量化宽松”不在负责任的经济政策之列。
小国玩不得这种政策游戏,更没有资格玩。
美国可以玩,而且越玩越上瘾。
伯南克就有这种偏好。
伯南克明白,自己尽管智力超群,学养深厚,但既没有其前任格林斯潘那样老奸巨猾,也没有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那样温文尔雅,甚至无趣到不知什么颜色的袜子配黑西装。据说小布什曾嘲笑伯南克到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参加会议,穿黑西装时居然配着棕色袜子。没想到,第二天,在布什出席的另一个会议上,伯南克提前来到会议室,给其他的与会者每人发了一双棕色袜子。当小布什进场时,发现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穿着棕色袜子时,顿时无语。
不过,看起来老土的伯南克在推行不负责任货币政策方面一点也不保守。
先是在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倒闭后,于当年12月推出了第一次量化宽松(QE1),向市场注水了将近1万亿美元,不过收效甚微,美国的经济数据依然令人失望。急火攻心的伯南克于是在 2010年8月27日在怀俄明州的杰克逊城(Jackson Hole)的联储官员聚会中宣布了他的QE2计划,再次拧开货币水龙头。细算2008年12月以来的前后两轮该项政策,美国实际上已向市场注水2万多亿美元。尽管伯南克在2011年7月14日的美国参议院就经济及货币政策发表半年一次的证词中,表示将不会有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QE3),但谁又能保证一个习惯了随地小便的人会立马改掉这个习惯?
既然美国现在还有印钞票的特权,过期不用才是傻瓜。
站在全球经济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美国这种极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众所周知,求解世界经济复苏难题,治本之策在于全球协调一致的负责任行动。例如,其中美国应鼓励储蓄并减少财政赤字,限制支出,提振实体经济;欧洲国家应维持低利率以刺激消费需求,同时还要降低金融化享受的倾向;日本的金融改革应继续,并加强财政政策对投资的激励;而大多数亚洲顺差国家则应增加内需,提高大众消费需求,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石油出口国可以考虑增加其社会消费支出,增加在石油生产及经济结构多样化方面的投资,等等。但是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博弈各方对失衡调整的方式远未达成共识。特别是美国,由于保持现有的全球经济失衡反而有利于维持美国在经济领域的霸权地位,所以迟迟不肯采取负责任的经济行动。
世人不禁要问:作为全球经济主导力量的美国,在凭借自身的金融特权低成本掠夺他国财富长达60多年之后,在本国经济已经到了寅吃卯粮的境地,为何依然没有展现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美国何以能够屡屡成功“绑架”别国为其外部负效应极大的经济发展模式“买单”?全球经济走向稳定乃至健康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美国之所以能让别国为自己的金融烂账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买单,就是吃准了世界各国对美元支付体系的依赖。由于短期内美元危机的爆发缺少时间和制度性底蕴,因此没有哪个国家敢于轻易抛弃美元,美联储依然充当着世界中央银行。甚至,美元的背后可以没有黄金的支持,美国发行债券的背后也不需要国内储蓄的支持。于是,在这种“铸币税特权”架构内,美国可以绑架各国经济而不必承担多少后果,而美国之外的其它各国却必须承担美国经济波动的成本。
某种程度上,美国就是彻头彻尾的全球首席金融流氓。
世人应当知道,以货币理性对待金融流氓是不可能取得实际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