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看股市——NPVGO估值法

标签:
股票投资杂谈杂谈 |
新学了NPVGO估值法,很有意思。这个估值法翻译过来叫“增长机会净现值模型”估值法。看起来很高深,其实他的观点很简单。他把一个公司分成两部分看,现有资产+未来的增长机会。对于现有资产来说,不扩大生产,那么每年产生的利润应该是一样的。这部分资产,有个价值。而它每年产生的利润,一部分分红分掉了,另一部分留在了公司,用来扩大生产或者投资新的项目。对于ROE比较稳定的公司,这部分留存的利润产生的效益也是可以估计出来的。把这部分新的价值加起来,再加上原有资产的价值,就等于股票价值。简单地说,股票的价值就是原有的资产+未来的增长两部分价值的和。
中间繁琐的推导过程就不说了,主要说说它的结论和推论,非常的有意思。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EPS,就得到了新的公式:
折现率,是有公认的方法可以算,也可以自己取。可以比较浅显地理解成每年获得的收益。更精确的理解是,每年资产贬值的速度。你可以取银行存款利息5%,也可以取10%,或者15%都可以。选定了折现率,估算出未来增长的价值,就能算出合理的PE来。但是,假设市场给出的PE是合理的,折现率选定了,EPS也是客观数据,那么就能算出市场给出这家公司的未来增长的价值。也就是说,能算出大家认为的这公司未来增长的那部分资产,值多少钱。
为了普适性,就取折现率12%吧。这么些年,在市场里混的各位,能达到这个收益率就已经很不错了。然后算算几个我感兴趣的公司未来增长的价值是多少。EPS都以2012年年报为准。
贵州茅台,400亿。也就是说,在这个折现率的情况下,茅台在未来要保证现有的盈利能力不变,同时再有折到现在400亿的企业资产价值增长(不是净资产增长)。茅台今年利润差不多150亿,这个未来的增长能达到么?见仁见智吧。
中国平安,1200亿。平安在去年的基础上,需要再造1200亿的价值才可以。但是因为去年股市不行,平安提记了大量的拨备,所以盈利其实被削低了不少。按照今年的盈利水平算,未来只要维持现在的盈利能力不用再增长,现价就算值了。
招商银行,-1500亿,注意是负的。并不是说未来亏1500亿,而是说现在招行在未来利润完全0增长的情况下,合理价值是4100亿。而现在市值是2600亿,那么未来亏掉1500亿的价值才能满足现在市场给出的价格。
碧水源,345亿。碧水源现在资产的价值是45亿,市值390亿,那么未来需要增长345亿的价值来满足市场的估值。这345亿,还是要打折过来的。如果3年后真达到了这个目标,那么碧水源的利润需要增长到60亿。或者5年之后达到目标,到时碧水源的利润得达到76亿。去年利润是5.6亿。3年或者5年之后能达到么?我怀疑。
海康威视,需要新创造860亿的价值。原有的资产价值是180亿。3年后,利润需要达到150亿。去年利润是21亿。
就算这些。其实算来算去的,都是在假设市场理性的条件下算出来的。真正控制股价的,并不是这些估值方法,而是股票背后的那些资金。他们想炒到什么位置,或者砸到什么位置,跟业绩和价值什么的,都没关系。但是,理性的算法就像是一个标尺。就像是提醒你海拔高度一样。有的人到了2000米就有高原反应,有的人7000米高原反应也不强。但是,知道海拔的话,至少你心里会有个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别犯糊涂。即便去做趋势投资或者炒作什么,心里明白买的是什么东西。海拔8000米的地方一旦有了高原反应,是要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