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投资杂谈杂谈 |
谨以此文讨论事实,不含任何多或空的观点。
老股民先生最近研究中国平安,发现平安每年的净资产变化和利润对不上号。所以质疑平安可能有虚增利润的嫌疑。其实我很早之前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后来学了会计学之后,才搞懂这个事情。为了便于理解,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方说我是一家很小的保险公司。总资产1000万,总负债900万,净资产就是100万。总资产中100万投资了股票,剩下900万投资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那900万资产产生的收入和900万负债的利息刚好抵消。也就是说这个小保险公司只靠股票来盈利。不炒股的话,利润为0。
假设今年行情比较好,100万市值的股票涨到了200万。但是我还是很看好后市,一股不卖。这个怎么算?如果算成100万利润行不行?不行。因为没有卖出的话,都是镜中花水中月。而且股市的反复无常大家都清楚。如果持股的浮盈算利润的话,那可能这个月利润是20万,下个月就变成了亏损30万。这个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什么也不算呢?那也不行。因为股票涨了证明我的投资很成功。一点没有表示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把它放在了净资产里的单独一项,英文叫“Unrealized Holding Gain or Loss”,中文叫“未实现资产置存损益”。所以,对于我刚才说的小公司,第二年它的净资产将翻倍变成200万,但是利润依然是0。
所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净利润很有欺骗性。不光是这个。还有一项是投资损失计提,这部分钱可以根据投资情况来决定数量。相当于直接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钱来做缓冲,和银行的坏账拨备是一个性质的。有这一个工具还有上面的原因,保险公司的净利润通常不能够反映出它的真实浮动收益。就拿平安来说,2008年的次贷危机,平安的利润大幅下滑,但是还是有利润的。看起来好像还好。但是真实的损失记录在了净资产中——从2007年的每股14元下降到2008年的每股10元。直到2010年才恢复到每股14元的净资产。投资富通的200亿损失因为一股没卖,就没有影响净利润。但是这个损失反映到净资产上,让平安的净资产直接下降近30%。这个伤害绝对称得上是伤筋动骨。直到现在那200亿损失还在账面上挂着呢。同样,在2012年年底银行股飙升的行情中,也能看到平安的净资产跳升了一点,但是净利润没增长的怪现象。这就是老股民先生的文章中统计到的平安净资产和利润不同步的原因。
其实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净利润时常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有着一定的欺骗性。分析公司经营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莫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