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投资杂谈 |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看到了@小小辛巴先生写的文章。小小辛巴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投资者。但是最近他经常写很多关于小盘股的分析,并且投资了很多小盘股。这个行为让我十分不认同。在我观念里,投资股票是要“投资”的。就是说,买了之后就不打算卖了,跟着企业一起成长。而小盘股,基本没有可以投资的。不过确实有不少的小盘股投机价值非常高。又有题材又有概念又有庄。所以,我讨论的,只限于投资范畴。
小盘股的估值问题,在这里就不说了。高企的估值永远是最大的风险来源。下面主要探讨一下经营层面的风险。小小辛巴先生写过几篇关于坚瑞消防的文章,详细分析了一下这个企业。我就拿这个做例子吧。翻开K线图,这个股2010年9月上市,上市之后的几天内被炒到了55的历史高位,从此之后一路下跌。如今9块钱的股价,基本上只有当时的零头。而翻开它的历年财务报表,2010年之前业绩还算凑合。每年能有近2000万的利润。但是上市后的2011年。利润立刻下降了50%多。到今年,干脆就亏损了。我的本能反应就是——财务造假或者粉饰报表。
其实干过企业的人都知道,小公司想要在报表上做手脚还是很容易的,而且大部分手脚还是合法的。被抓出来的,都是笨蛋。手法自然是千奇百怪,我也没有仔细研究。在这里分享一个最简单常用的方法,就是猴子吃桃的故事:一个猴子有10个桃,他可以5天吃完。他可以每天吃两个,这样业绩平平,没什么新意。他也可以第一天吃1个,第二天吃3个,第三天吃6个。然后没了,剩下两天就只能饿肚子。IPO公司的财务考察,好像也是3年吧?
上面说的,算是风险之一。大部分的次新股,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下面再谈谈另一个风险。在小小辛巴先生的分析文章中说过,坚瑞消防作为消防产品的龙头,每年销售才1亿人民币。而对于年销售额500亿以上的中国消防市场,自然是发展空间巨大。但是,我看到的不是发展空间,而是风险。占市场份额0.2%就可以成为龙头,那么说明中国消防的公司至少有500家。500个以上的竞争对手啊,凭什么你就能胜出呢?现在大部分中小板创业板的新兴产业公司都是如此。自己作为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中细分行业的龙头,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同时也有着无数的竞争对手。不要说发展了,就连能否长久生存下去都是问题。这样的例子太多了。90年代家喻户晓的“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蓝天六必治牙膏,你不能说他市场小吧?全中国12亿人,每天晚上刷牙的怎么也得有5亿吧?但是现在超市里还能看到六必治牙膏么?还有过去广告铺天盖地的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同样的市场,同样的结局。消防产品中现在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是honeywell。这个公司的市值是538亿美元,3380亿人民币。去年的利润相当于179亿人民币。这样的公司如果跟坚瑞消防竞争起来,我们将会看到一副航母VS小木船的情形。现在坚瑞消防津津乐道的优势,到时就像航母上的船员看到小木船上的人在吹自己的大刀多么锋利一样可笑。越小的生意,面临的风险越大。本来自己碗里的食儿就不多,还得提放着本国同行,还得讨好着ZF,还得考虑着外资。哪个环节出问题,这一小摊生意就完蛋了。
但是大公司就不一样了。石油行业,谁能和中石油中石化竞争?电信行业,你再NB,再有钱,能开一个电信公司么?银行业,也就是那十几家。小银行虽然冒出来不少,不过都像是大树旁边长的小草,想要撼动大树是根本不可能的。考虑到很多大公司现在的估值,他们根本不用增长。就算从今往后一直吃老本,也已经是很好的投资机会了。
小盘股还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老板个人的情况。大部分的小盘股,都是老板或者老板家族绝对控股的。老板的命运,老板的想法,老板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公司的神经。而这种公司想要有大的发展,老板首先要靠谱。这些老板们大多数都有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创业历程,现在也大多都年近中年。我想,其中肯定有很多人不想再像年轻时候那样闯了吧,也有不少人就想把自己的公司卖个好价钱,更有不少人干脆就把自己的上市公司当做提款机。没钱了就来拿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且不说绿大地那样赤裸裸的造假行为。比方说金字火腿的大股东曾经赫然出现在某ST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而其资金来源就是从金字火腿借的钱。比方说联信永益刚上市几天老总就被抓了。从此之后公司经营状况再也没有好起来过。比方说汉王科技的股东,只要等解禁期一过,马上按照可允许的上限来减持股票。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您真的放心把钱投资给这些人么?
反观大公司,就完全不一样。大公司本身自身就有一套制度,自身的发展很多时候都是内生性的,董事长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而且,这些巨无霸们背后都是国家在撑腰。虽然我们很多人都很讨厌ZF。但是,国家会把中石油,工行这些公司像儿戏一样耍来耍去么?
当然,我们这些小盘股中,将来肯定能走出一些非常优秀的公司。比方说,苏宁就算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不过,个位数的成功案例背后则是成百上千的炮灰。这里说一个题外话。我记得2010和2011年新股狂发的时候,很多人就说美国股市平均每年只增加8只新股,以此来攻击A股的高融资。其实,2011和2012年纽交所IPO的股票分别有125和112支。融资金额分别是363亿美元和341亿美元。一点都不比A股少。但是为什么平均每年只增加8支呢?因为在100多只股票上市的同时,还有100多只股票退市。这就是诞生微软,google这样公司所付出的代价。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香港。在香港,不管你的公司多么有前景,多么有概念,只要让人们觉得你在骗人,0.9PE都没人买。注意是0.9PE!这就是成熟的市场,规避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的股民被各种老千股骗得倾家荡产,遍体鳞伤时,那些垃圾小盘股就会有他们配得上的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