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凯恩斯节俭悖论

(2022-11-06 16:34:24)
标签:

财经

在斯密悖论中,我们引出微观自私与宏观福利的统一问题。

今天我们讲,微观自私有时会适得其反。

这就是今天的题目:凯恩斯节俭悖论

 

节俭悖论指出如果社会上每个人试图在经济衰退时期增加储蓄,总需求会下降并会因消费减少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而减少社会上的总储蓄。狭义上而言,此悖论指出当个人储蓄试图增加,总储蓄会下降;或广义上来说,储蓄增加对经济可能有损。

凯恩斯说,任何通过减少消费来增加储蓄的尝试……必然是以失败告终

在个体行为的经济理论中,我们可以假定个体需求不会影响其收入;但是在总体行为的经济理论中,我们就不能做这样的假定

 

斯密悖论说的是正常经济状态,凯恩斯理论来源于大萧条,当经济处于衰退期,个人主动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对个人而言有利。但个人减少消费,总产出会减少,总收入减少,实际会带来总储蓄减少,个人收入减少,用于储蓄的部分减少。结果事与愿违。

 

按经济学理论,

凯恩斯主义:储蓄增加,总支出、总产出、就业减少。

古典经济学:储蓄增加,投资增加,总支出、总产出、就业增加。

两个结论得出矛盾的结果。 

 

“凯恩斯节俭悖论”,经济学界有很多解释。以下是我的解释。

 

在我的专题节目——《经济思想史》第六讲 节俭有利于经济发展吗?

我说过,

储蓄=收入-消费。这个公式是错的。

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都是这个公式的赞成者,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的公式是:收入=储蓄+消费。

按我的公式,收入增加,

储蓄或消费增加;

收入减少,

储蓄或消费减少。

 

当收入增加,储蓄增加。即可得出古典经济学的结论。 

当收入减少,储蓄减少,消费减少。凯恩斯说的也是对的。 

可见,公式对了,悖论就不存在。公式错了,悖论就出来了。

 

经济学中有很多这种错误导致的所谓悖论。以后慢慢讲。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三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