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落花时节(散文)5

(2016-03-17 08:02:09)
落花时节(散文)5

       这个时节,看秋风摇落,特别令人感伤。四季循环,此乃自然之数。花儿由盛而衰,渐至枯萎,终至碾落成泥。人们始而欣赏和呵护她的葳蕤,继之倾心并热恋她的花容。如痴如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但最终换来的还是一声感叹:咦,花开花落,人的生命又有什么两样呢?

       独立寒秋,看群芳落尽,人们在感伤之余,不免又产生诸多联想。诚然,花有名和无名之分;名则贵,无名则贱,故又有利和无利之别。如牡丹,如月季,还有倾毕生之力一搏的昙花,等等。它们名则名矣,但价格不菲,不是平民百姓都能享有的。倒是那些默默无闻的野花,不惟名,不惟利,朴朴实实,淡淡泊泊,无怨无悔地净化空气打扮自然,它们才无所谓人间的势利呢!

       联想中,人的想得最多的是要给群芳分类。愚以为古今中外的花儿,大约都可归纳为三类:一类自然是那些夺魁的名花,按曹雪芹老先生的“三分法”,属于“正册”。但这些花儿不结果,除供人观赏外,附加值甚少,且有人工摆弄的痕迹,是以曲高和寡,老百姓并不是都有闲情逸致的;二是春华秋实类,当属“副册”,如桃李杏、苹果梨等木本植物。这些花树不以花重,而是以果实取胜,所谓母亲无能,寄希望于儿女吧。可喜的是:儿女们大多能成才,馋涎欲滴的食客们在品尝这些独特的风味时,很自然的勾起对孕育它们的母亲的回忆,因而,不以花重的母亲们也最终得到人类垂青;三是落红成肥的草本植物,当推红花草即学名紫云英的等等,属“又副册”矣。值得一提的是,红花草不仅是上等的肥源,而且能酿蜜,紫云英蜂蜜也是蜜中上品;其嫩苗还可热炒食之,味道也不错。应该说,红花草在老农心目中是很神圣的,记得儿时逢大荒,祖父就对我说过:一把红花草,秋后就是一片稻子,为此他向村干部检举了我们这帮饿嵬偷食红花草的行为。此外,能间接化作肥料的还有各种开花结果的草本植物,在滚滚浓烟里,在烈焰翻飞中,它们化为“火肥”实现了涅槃。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理则一也。

       在群芳中,还有一种花儿不入其类,那就是罂粟花。据行家说,此物如单棵载种,花亦平淡,不见其异。惟有在杳无人烟的大山深处,那一种触目惊心夺人魂魄的血红,才充分展示出野性的汪洋恣肆,片片花瓣都充满了肉感,顿令邪狎之徒想入非非,情不自禁的成为它的“俘虏”,为它去偷,去抢,去杀人……直至颠狂而死!因此诗人说:尽美必尽恶,倾国复倾城。对于这种毒花,各国法律都加以限制,如任其泛滥,那无疑是人类之祸了。

       落花时节,意绪难平,惆怅不已,又令人生发出身世之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国人对此类英雄是惋惜而又景仰的,这种景仰是因为英雄壮志未酬,便以身殉国,倒也无可挑剔。但对大多数未死而偶然打了败战的英雄呢,国人的态度要么是“皆曰可杀”,要么就是斥其“只开花不结果”虎头蛇尾等等。一孔之见,似乎这个世界人人都要“死”的英雄,而活着的打了败战的英雄,就只能是千夫所指了。如是,则死是悲剧,活着也是悲剧,不如去死。

       看落花成泥,吾人渐衰,决难再酬商海。回首往事,坎坎坷坷,创业生涯十有四年矣……当初只为情感累,此日醒来悔已迟。既然“迟”了,悔有何用?还真的去死么?禅意是主张“尽形寿”的,只好乐天知命吧。当此聊以自慰的是,我已奋其余力播下希望的种子,这个种子也开花了,能否结果?那就要看接力人的招数,实非我能祥尽。

                                                               1999.12.6日发表于《安徽交通报》文艺副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