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但愿常雪不愿晴(散文)4

(2016-03-16 08:56:22)
但愿常雪不愿晴(散文)4

       选择这个话题好没来由,读者诸君一定会莫名其妙:要永远的的雪天,不要晴日,那万物生长怎么办?如此一问,鄙人脸红矣,也只好斗胆强辩,说一点不成为其理由的理由。

       新千年的第一场雪,姗姗来到古桐城的名镇汤沟时,鄙人的心情同大家一样,觉得这处女雪格外的亲切,落在脸上手背上甚至还有点格外的温暖,这当然是心境使然。人们都明白四季循环的道理,作为冬天,它的显著特色恐怕就是冰雪吧?无雪之冬,不仅仅使骚人墨客兴味索然,就是平民百姓也感到心中不安,因为“瑞雪兆丰年”,没有瑞雪的覆盖,越冬农作物将倍受虫害的侵扰而减产,明白这个道理,对人们喜雪的心情也就了然了。此外,皑皑白雪还有净化自然的功能,诗云:长空雪乱飘,改变江山旧,这个“旧”字就包含着破落、肮脏、污秽等等的阴暗面,这些见不得人的阴暗面在白雪掩盖下,竟然同时尚、洁净、美丽的事物毫无二致;尽管它是暂时的、表象的,也足以使久处肮脏之地的人们精神为之一爽!这雪,下得多么及时,又是多么伟大啊!

       顶着雪花,我们去参加友人婚礼。同行的有金晓武和谢思求等人,他们都是专程从县城赶来的。那会儿,古镇街道上的积雪尚未冻实,懒得换胶鞋的我们只管朝厚雪处落脚,每一步都留下脏而黑的脚印,这些脚印周围的雪很快地又濡染上一片黑水,看着就有点惨不忍睹。谢君感慨的说:古镇脏乱的状况还没有改变。我说变什么,只是越变越糟。街头肮脏这恐怕还好治,最令人疼心担忧的还是双溪河,差不多变成天然的垃圾河了,总有一天要塞河断流的。想起童年畅游双溪河的情景,我真想写一篇“还我清亮的双溪河”。谢君说:你写吧,我给你发。须知提醒当局对环保的重视,也是我们作者和编者的功德呢。我说写也白写,一吐为快罢了。晓武君说:你建了个菜市场,目的也是改变古镇脏乱差状况,可惜成了废市,真令人痛惜啊,你付出的代价太惨了!我心头一热,竟不知所云。

       那天晚上,金、谢等人落榻寒舍;古镇文界诸友如吴云国、钱继和等均来相会,一时高朋云集,蓬荜生辉。作为诗人的谢君,已为世人知晓,但他同时也是很称职的文学编辑,出于职业习惯,随手在我杂乱的书桌上找本杂志浏览。我注意到,他看的是蒋子龙先生的散文近作《不怪种种》。对于这篇佳作,我已不止一次的拜读,觉得尤以“三条腿的蛤蟆”一段最为精彩,大意是写假日,先生约了几个文友到河塘钓螃蟹,匆忙中未备鸭肠钓饵。一友提议捉蛤蟆代替鸭肠,于是这几个人便兴致勃勃地捉起蛤蟆来。有人捉到一只三条腿的蛤蟆,失声惊呼!大家都称怪事,其中一人很内行地说:三条腿的蛤蟆是变种,有毒,多系水草污染所致。这一说,大家都失去了钓蟹的兴趣。既然蛤蟆有毒,那生于斯长于斯的螃蟹不同样有毒么?由此,蒋先生发出慨叹,担心地球上也许有一天,三条腿的蛤蟆到处都是,两条腿长得像模像样的人却难以找到了。文章到此嘎然而止,的确发人深省,涉及到人类如何对待生存环境这个大问题。其实,我们这方水土,三条腿的蛤蟆本人没有见过,不敢断言有无,但这些年充斥街头的“假龙虾”~学名称作蝲蛄虫的到处都是,同钓螃蟹一样,用鸭肠、蛤蟆作饵即可钓它。这东西酷爱污泥浊水,越脏处越多,清水处则少见。吃蛄虫的也大有人在,但不知吃客在咀嚼时是否想起这东西生存的水土?是否像三条腿的蛤蟆一样有毒?

       夜深了,良友高朋仍在高谈阔论,谈文章,谈台岛前景,谈生存环境……谈得口干耳热,口沫横飞,都还不忍散去。有感于室内烟气太重,我打开窗户,看那六出飞花飞得正欢。谢君担忧地说:不知明晨有没有班车,我还要急着赶回发稿呢。我说急什么,没有班车正好在此赏雪。我此时的心情,是但愿常雪不愿晴啊!

                                                                                          2000.3.27发表于《蒲风》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诗﹕赠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