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喝子背后的故事(第一章·童年花絮8)


你落过猪粪吗?
开篇明义,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个“落”字说清楚。“落”在这里不读“乐”,读“涝”,是农耕人生的专用字,意即把收割后残留在田间地头的农作物,重新搜索一至多遍,有遗漏的就顺手捡起来,这就叫“落”。它用于文雅一面的有“落花生”,即在收后的花生地里再“落”上几遍,发现有残留的花生就捡起来。这活儿不重,那些达官和文人墨客都乐意为之,一来散步可锻练身体;二来“落”到花生(芽)可作下酒菜,算是一举两得。这个“落”字落到猪粪上,就有些难堪了,但庄稼人和农家的伢子(不分男女)又非“落”不可!
学前,祖父就要我“落猪粪”,左手拎着屎罨子(一种篾制存粪工具),右手执猪八戒用的兵器“屎扒”,沿圩埂脚草地“落猪粪”。那时候小伙伴们都这样,因此也不觉得什么。到上学时,对“落猪粪”感到别扭了。当然,祖父母不能影响我的课后作业,大多按排在星期天和假日做这活。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有了爱美之意,这种“别扭”终于和“爱美”产生严重冲突,以致消极怠工……特别是读四年级,我的作文《歌声》名列全校范文收入《少年作文选》之后,在一片赞美声中,我和祖父摊牌了。我说现在我是小秀才了,秀才“落猪粪”会被别人笑话……祖父始而听着还笑笑的,后来听说我不愿“落猪粪”,不觉动气了,他斩铁切铁地说:不行,猪粪一定要“落”!难不成叫你奶奶去“落”吗?没出息的东西!
说实话,祖父很疼我。但他一旦发脾气,我就怕。不仅我怕,父亲和他的三个胞弟都怕。祖父有这等的威权,我岂敢強嘴?于是选择消极,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出勤不岀力。这种消极的做法势必影响工效,引起祖父警惕。一日,就在我把屎扒屎罨放一边,和同学玩跳绳游戏时,被祖父逮个正着。他气急之下操起屎扒要揍我,吓得我掉头就跑。同学们也吓成一窝蜂似的散了。我跑,祖父在后面追。情急之下我跑到学校,直接进了校长室。我刚对校长说,爹爹要打我……话未落音,祖父就操着屎扒杆冲进来。他和校长相熟,还不时接校长到家喝酒,自然不甚拘礼。校长给祖父倒了一杯白开水,问发生什么事?祖父照实说了,要校长发话,学生究竟能不能“落猪粪”?校长先笑着看我,后来绷紧脸,严肃地说;你~~你们都听着,有屎吃屎,无屎饿死!你们都应该在课余时间“落猪粪”……
校长说这句话有意提高嗓门,连门外围观的教师和落荒而“至”的同学们都听见了。就为这句话,校长在“文革”中吃尽了苦头。
我还能说什么呢?只好老老实实地又“落”了年余猪粪,直至辍学参加航运工作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