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滕王阁

(2015-11-20 23:20:30)
标签:

杂谈

登滕王阁    今天下午,在女儿和外孙的陪同下,我冒雨登临江西第一楼:滕王阁。由于赣水之南的南昌老城区实行交通管制,外地车辆暂时不准进入老城区,我们是从隔岸的新城区打的过江的。千年古阁,历经装修,愈加雄伟,不由我贸然想起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与大清才子蒲松龄的一段公案。
    相传,松龄了倒时曾在乡中挂上“诗医”的招牌,逗引达官商贾和诗歌爱好者前来“就医”,藉此糊口。一日,有文士呈上诗卷说:这是家祖所作的绝句,已流传千年,烦先生医治。松龄接过一看,不由暗自叫苦,原来是杜牧脍炙人口的名作《清明》如何医得?但为着不倒牌子,便故作沉呤,硬着头皮说:此诗有八个字是多余的,你听我道来。“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即是时节,这句“时节”二字可删去。“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自然是在路上,这里“路上”二字可删去。“……酒家何处有”即是问号,“借问”二字可刪去。“……遥指杏花村”,只有牧童骑在牛背上才能为之,因此,“牧童”二字显属多余,可删去。文士大怒,说:一首好端端的诗,被你改得面目全非,你这狗屁的句子,能站得住脚吗?你请吧~松龄脸红,彻夜难眠。又听窗外有人吟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松龄始不为意,然接连几夜,窗外吟唱如故。
    松龄始知是诗魂作崇,乃霍然坐起,击桌大喝曰:无知王勃,敢来捣乱!秋水长天不须“共”,落霞孤鹜何必“与”?你两句就多了两个字,敢称好句么?话音刚落,就听窗外的吟唱嘎然而止,俄而有一声长号,状如有行人踏沙由近而远,直至寂然。后来就再无听不到吟唱声了。
    松龄自知“医”杜牧,“医”王勃是迁强附会,自不量力,翌日便收起“诗医”的招牌。这个故事,给后人有什么启发和警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