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水喝子背后的故事(第四卷.浴火重生6)
(2015-11-19 03:10:07)
题记:众凤怜客鸟~李白
找矿队伍回来后,王勇欣喜地对我说:我们终于找到矿了,就在五亩砬以上约一公里处,隐藏着一个很大的矿体。老徐说:是啊,站在上面看,像汪洋大海一样。东甲咂着嘴,说:好是好,不过依我看,已经有人插手了,用红布条做了标记。我问郑矿长上去看了没有?王勇说他没有去,他说这一带没有矿。我想既然发现了矿体,又与五亩砬矿毗邻。应该让杰达公司知道。于是我拉着郑矿长,要上山看个究竟。
这一带山势很陡,有两个险处是他们前拉后推把我推上山的。穿过一片密林、草丛,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亿万年成就的方介石矿体,的确像一片湖水,在六月的阳光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不经意的,我像在铜锣山一样又跌了一跤。老郑即时作揖说:吴先生,你还是挖了一窖!我知道,他是说我要发财了。
福祺和柯副总都来了,同来的还有一位余副总,是个精明浙江商人。只因其时杰达矿业在资金运作上已是捉襟见肘,不得已而吸引外资。余副总为人义气,够交,他见我没有手机,在这偏僻的山区形同如世隔绝,仍将自己用的手机送给我。他说:这款手机是新产品,外观不咋的,但接收讯号性能极强,就处现在这个位置,可以拨打电话,一般手机都不行。我当场试了下,果然其说。“波导”手机,是“手机中的战斗机”,名不虚传。其实,在创建手套厂时,洋灯给我买了一部摩托罗拉,分手时我还给了他。
柯副总说:这个矿的地理位置很蹊跷,我们选定的理想坛口,如果用GBS定位的话,东向一半属于杰达五亩砬矿,面向一半则属于胡家山。公平的说,两矿之间应有缓冲地带,此处是不能设置坛口的。为了慎重,福祺等人与胡家山的矿主胡老板协商,说明我的情况。胡老板是开铅锌(矿)起家的,深知开矿之难,他同意了。他还说,他正在完善胡家山矿的开采手续,如果今后按矿体走向,这个矿属于胡家山,那也好商量。事情就这么确定了,我也向胡老板表示谢意。我们仍然挂靠杰达,矿石由其代销。根据我的要求,由杰达矿业暂借我一万元作启动资金,以后在贷款中抵扣。后来矿石滞销,我们的生产难以为继,余副总还以私人名意借给我五千元。这笔绩务,他深知我手头拮据,一直没有催还。五年后我回到汤沟,他在电话中也只是淡淡地说,如果我结到胡家的工程款,这笔钱还是要还的,因为这是私人借款。后来我们之间便失去联系。时至今日,我仍然保留着家庭电话号码,希望他能联系我。“钱财分明大丈夫”,至少本金我要归还他。余副总名文晓,浙江金华人,他是我落魄江南五年,第一个有恩于我的人。
山脚下靠进山公路的右侧,有一片荒地,征得石门村支书同意,我们就在这片荒地上搭建帆布草篷,作长远栖身之地。这里很安静,东向与张村相隔两华里,西向进城离小河湾公交车招手站约四华里,胡老板和运矿石的车主小朱家都住这儿。从这里往南进山,离盛唐富豪高霁的祖居石门还有八华里,是进城客车的始发站。我聘请的爆破员方增产就住在石门,因此能常造。福祺的长公孑旭东也在矿上任职,他曾带我们拨刺窠钻草丛,参观了鲛鱼洞。矿事之余,我创作了散文《千古高情说石门》和《张村小语》等在《池州曰报》《安庆曰报》和省报文艺副刋发表,受到地方好评。
现在介绍一下我们的蜗居。我门对门一大一小的搭建了两幢草篷,主要原材料是杉木毛竹和芭茅草。支柱和桁条固定后,将大毛竹一分为二的剖开,再架上桁条捺弯,形同椽子,两端用铁丝绑扎固定。就这样盖上帆布,篷顶就成了。对四周墙壁,我采纳了老徐的建议,用芭茅草(类似芦苇)扎成片块状,就像贴膏药似的贴到墙上,再用铁丝固定,很是坚固耐用。里面还用花条塑料布席好,不仅防风,也很悦目。大棚是供工人起居,兼做保管室。小棚是我的宿舍,兼有厨房和餐厅三重功能。矿区没有通电,我们自备了小型发电机,供生产用电。停工的夜,正常是点矿烛照明,偶而也用矿灯应急。在这三七下八的荒山之夜,我这草棚里的烛光,给夜行人带来温暖和安全感,有一面之交的就干脆钻进大草棚,同我的工人捣腿。
“八月秋高风怒吼,刮我屋上三重茅”(杜甫)我们的棚顶无茅可刮,帆布倒是被山风掀翻过,少不了又是打地桩,用绳索像绑强盗似的紧固……石门三年,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待续)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