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喝子背后的故事(第三卷.背水一战21)

(2015-11-12 09:01:06)
标签:

杂谈

水喝子背后的故事(第三卷.背水一战21)       题记:俗语说:出头的榫子先烂;又一说枪打出头鸟,这个意思是统一的。在现实生活中,出头鸟和出头榫子总归会有的,若遇合适的条件,它就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遇上恶劣的气候,必然是伤痕累累,甚至走上不归路!

    第二农贸市场竣工后,根据分门别类,晓武兄抱病来汤沟,写了很多标语和广告。镇村有关领导也看了现场,都很满意。他们就如何开业和成市等事项,在我这里开了碰头会。出席的有镇党委书记吴永生,他是由镇长刚刚升任的,当时还兼任镇长,和我一笔难写。学平大爹其时任工会主席,不兼副书记了。双溪村的支书和村长等人也出席会议。由于新老菜市场都座落双溪村,因此镇里吴书记就叫村里吴书记先谈谈看法。村支书与我同宗,他是资深的老基层干部,很有威望。他不紧不慢地说:我们汤沟有了两个菜市场,这是好事。尤其是第二市场,很有气派,改变了镇容镇貌。但是,第二市场如何成市?我认为只有靠优质的服务,吸引菜农到里面经营。在这方面,吴经理(指我)要多动动脑子。对于老市场,虽然破烂了,但毕竟是工商局批准建立的,人们都像鸡上栖似的习惯去;因此,一不能封,二不能赶(人)否则会激化矛盾,引起不测。学平说:是否由镇政府下个文件,以小大涵(浮桥弄)为界,大涵以上归老市场,大涵以下归新市场,这样能化解纠纷,也兼顾了两个市场。沉默了一会儿,我那一笔难写的却摇摇头,为难地说:下文件容易,可是能管用吗?这里是乡镇,不是城市,菜农都自由散漫惯了,不是一份文伴就能解决的事。我看目前还是按照吴书记说的,用优质的服务去吸引菜农。我说暂时不收费都可以,但是没有行政手段,这个市场恐怕要泡汤。我那一笔难写的想了想,还是摇头。第一次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
    按照会议精神,我们打出广告,声称三个月内免交摊位费,欢迎菜农入场经营。同时我们暗中也做了一些菜农工作,求取支持。我的表姐夫也是邻居,他是摆肉案的,他很自信地说:菜跟老猪走,只要有几个肉案子进去,不愁没有人!于是他率先入场,并且把女婿的案子也拉进去了。头两天,市场还有一些人,后来门可罗雀终于空场。表姐夫无奈地苦笑说:母舅,我们已经尽力了,再不走,街上的原摊位也保不住了。事己至此,我只好拉着安福到镇里汇报。吴书记神色凝重地说:这事难办了,除非把老市场封掉,可那么多住户当初就是冲着菜市才投资的,现在封掉很可能要出流血事件,我没有这胆子。他想了想又说,是否请交通局从整顿公路,清理路障入手,分散一部份菜农入场营业。对,这是个办法,到时候镇里一定配合行动。我把他的意见向吴局长作了汇报。吴局长说:这里过去是省道,正因为是肠梗阻,才改走开发区的。现在,局里没有理由采取这样的行动。我说那么多人都指望这口水呢,这如何是好?吴局长也很生气,说镇里是踢皮球,你们可以民告官,寻求法律援助。难道批复文件不是他们下的吗?!我情知吴局长说的有理,还真的到律师事务所咨询。那个县内著名的狠律师说:我劝你们不要走这一途了,这场官司打不赢。首先,这个项目是你们主动要求搞的,你们有报告镇里才批复,这说明不是政府行为。这件事还只有依靠地方政府,稳妥的加以解决。
    两处不得要领,我失望之极,也怨愤之极!为什么立项时不预留后路,偏听偏信?真的是老债未还,新债又生,雪上加霜,这日子怎么过呢?无奈中,我再次找吴永生寻求援手。这一次他答复很干脆:等。等时机成熟再行动。他没有透露行动内容,但我还是知道他的一些难言之隐,他接任不久,书记的位置还不稳。汤沟是副县镇,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只能求稳,不能出丝毫的乱子。我本想通过媒体爆光这件事,又虑及画虎不成反类犬,影响了他的仕途,对我们也没有好处,因而长叹一声,就此作罢。
    慌恐中,我们度过了1998年。这时,我的一个远房表兄来汤沟看我,他说菜市场就这么闲置也不是事,这么多人还要吃饭呢。他说他的大儿子在某市手套厂工作,精通丁晴胶手套生产工艺,也做过外贸出口业务,不如把他引进过来。你们叔侄联手,就扎扎实实地办这个厂吧。(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