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千古高情说马钢~缪斯的灵光
初冬之际,我和安福涉江去铜陵,由这里乘火车直驰钢城马鞍山市,黄昏时到达。为方便业务,我们下榻马钢招待所。晚餐就地,安福要了一个冷盘,点个烧扁豆,自然要喝点酒。向曰熙熙攘攘的餐饮大厅,此时却显得冷冷清清。我说看这样子,马钢没有解冻。安福点点头,深以为然。吃过晚饭后,我们便在三轧厂附近蹓达。看着满载线材的货车陆续开出厂门,我们欣慕之余又喟然叹息。安福说,据传高速线材厂即将投产,也许今后钢材市场要宽松些。我却摇了摇头。
翌日上午,我们硬着头皮去找销售处。处长座上有人,安福走近他激动地说:王处长,我们已经停产多时,实在不能坚持了。您无论如何要给我们安排点线材。又指着我说,这是我们厂长。在安福说话的时候,我拆开“渡江”香烟,给王处长敬了一支。那时候,渡江香烟在安徽是极品,市场很少见。王处长拈着烟支,安福又给他打火。王处长吸了口烟,看了我一眼,又对安福说:线材没有,其它的,可以考虑一点。这已经是很大的面子了,在马钢能拿到钢材,转手就是钱。安福期盼地看着我,想要。我想了想,委婉他说:谢谢处长。我们是企业,与企业无关的品种,我们不能经营。王处长再次看了看我,便佯装看报纸……路上,安福抱怨道:我真想拿出来,转过手,管差旅费卓卓有余。我说,我们不是“倒爷”我们是为企业谋利,救厂是第一位的,切不可因小失大。
下午,我们又看了高速线材厂。从表面看,这片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群,有中式的庄重,也有西方的简约,堪称中西合璧。由于是封闭式管理,我们只能隔着铁栅流览。在这里,我们遇见物资公司小刘,他说线材拿不到,其它品种也不能进货。看来,线材是制约民间经济发展的瓶颈。
我们住的是三人间,昨晚仅有二人。我们回招待所后发现来客了,此人瘦瘦的,戴着蓝色鸭舌帽和浅变色眼镜,聚精会神的看我带来的杂志。我向他问好,他才回过神来取下眼境,揉揉眼问:《范公堤的传说》是你写的?我点了点头。安褔上支香烟,说:这是我们厂长,是作家。老兄,你是来搞钢材的?此人吸口烟,摇摇头说:我不是搞钢材。我是从淮北过来看望朋友的。朋友要开一天的会,不好打扰他,就先住下了。又对我拱拱手说,作家,不好意思了。其实我也挺喜爱范仲淹的,他的诗文好,政声也好,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动了后代多少为官者?!他在我们阜阳是做过官的。是啊,我信口应道,颍州知州事,就是现在阜阳市的一把手。先生贵姓?我见他谈吐不俗,又追问了一句。他说他姓章,在这里相遇也是缘分。说着,他也给我们上了香烟。我问他朋友在何部门工作?他说在马钢供职,是党委办公厅主任,也称厅长。他吸口烟,有些自豪地继续说,作家也许知道,马钢是副省编制,我朋友也就是正而八经的厅级干部。我抑制心头喜悦,目示安福。安褔会意,他给老章泡了一杯茶,说:章老哥,这是我们带的九华(山)毛峰茶,你尝尝,味道不错的。接着又说,我们遇上老哥,的确是遇到贵人了……晚餐,我们就在招待所餐厅请老章喝酒。因为他已答应把我介绍给李厅长。他还说李厅长能否出手,全看我的造化。
马钢公司党委办公厅厅长姓李名克章,四十傍边。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清癯文雅,戴近视眼镜,略显书生意气。老章介绍我时,他握着我的手说:作家好,你的事守庭(老章)已经在电话里说了。文人下海不易,我会帮你的。你现在就给销售处写个报告,我批下,再给王处长打个电话。于是在李厅长办公室,我写了要求解决50吨线材的简短报告。李厅长看了看,连声说行,又去里间打电话。他出来后笑笑地说:事情办成了,你们现在就去找王处长开单子,他在办公室等。又对老章说:守庭,我现在很忙。你晚上帶作家二位来我家吃简餐。明天不要走,我就在宾馆为你们接风。
接下来事情就顺利了。王处长办完手续后,小声问安福:你们与厅长是什么关系?安福说:我们厂长是作家,他们是文友。(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