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茶人语:衔得嫩芽成茶后,莫问奴归去(3)


#创作札记#名茶之良莠有三要:一取产地,要山青水秀,空气优良,土壤含硒等矿物质;二取季节,江南绿茶一般在清明节前后采摘,叫“清明尖”,江北气温要低些,迟后采摘称“谷雨尖”,这都是头茶,即毛峰、雀舌、黄芽是也。头茶过后,分一级二级三级“条茶”不等;三是炒作工艺要严格掌握,这三个环节都不能出乱。此外,也是本文着重叙述的是精选采茶人~~历史上泛指“贡茶”采茶人。
在民间看来,采茶是轻松的活儿,年轻妇女和老人均可;而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采茶都有着美妙的诗情画意:春阳三月暖,春风绿似波……采茶采茶,歌儿在心中荡漾。诗人把最美的语言都献给了采茶人,却忽视了一段悲惨的史实。据说在封建王朝,特别好的名茶产地都定为“贡茶”,从事采摘的人全为未婚少女,美丽温柔方可录取。采茶不准用手摘,而是用嘴衔,衔好的芽尖轻轻放在专用的托盘上。这一季茶“衔”下来,少女们都面黄肌瘦,大病一场,也有的一病不起……因为“茶是春博士”,淫性最炽,统治者煮喝了这样的茶,能直接收到“采阴补阳”的效果。当然,现在废止了这种非人的釆摘法,但是姑娘不采茶或曰不长时间采茶,在茶区是客观存在的。
杜牧有诗《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录为佐证:笙歌登画船,十日清明前。山秀白云腻,溪光红粉鲜。欲开未开花,半阴半晴天。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这“欲开未开花”不正是“豆蔲翘头二月初”的采茶少女吗?!
前一篇:[转载]一支笔
后一篇:醉茶人语:开门七件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