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探讨吴永生的游记散文《赛里木湖畔——新疆记行》中的艺术技巧

(2013-05-28 21:29:58)
标签:

转载

感谢无痕大力支持!

    文章开篇就不同凡响,先声夺人。以“眼睛”、“女士”来映衬,为下文做好了铺垫,定下了文章的基调,并发挥巧妙的提示效果。

    作者先以列举数字的方法让读者对赛里木湖有了一个轮廓;然后,笔锋一宕,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用娴熟轻盈的文笔,对赛里木湖畔进行静态的色彩渲染。状物如在眼前,寓情于景,以景现情,创造了令人神往的意境。

    第三自然段全是动态的,写实射虚,注此写彼。“……他不顾自己已做过两次手术,情不自禁地扑入湖中畅游起来。”秒!秒!秒!一个“扑”字,境界全出!写活了童心未泯的罗维杨,同时更写活了那片水域;一“扑”一“擦”,遥相辉映,妙趣横生;既诠释了“情不自禁”,又照应了第一自然段的“风尘仆仆”。(葛崇岳先生却也涉足湖边极舒畅的擦个冷水澡。)如此动中起静,别有洞天,是作者给读者安上一双彩色的翅膀——在茫苍苍的碧水烟波的衬托下,皓首白肤,轻歌拍岸,并勾染几缕昏黄的斜阳……好美!好美的一幅烟波沐浴图!作者以一支神来之笔明写人,暗射湖,将脂批所说的“不写之写”的“一击两鸣法”,轻描淡写地移到这里;让读者在视觉、触觉和听觉上立体感受到那片湖光山色的魅力和神韵。在这里,已完全感受不到柳宗元所说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而是善解人意的大自然,给人带来无限快乐。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生命的赞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此文的成功,还得益于作者巧妙而又自然地制造了一些“遗憾”,形成一定的审美空间,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天地。这种“遗憾”为作品增添了新的审美内涵和色彩,并为实现作品的主题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

    这篇充满诗情画意,气韵生动的游记,唯一不足的是结尾的后半句,大大削弱了作品的主旨,应删除。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