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学习心得之二

(2013-02-26 08:59:31)

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学习心得之二

余广武

郑毓信教授在《前言》中指出,(数学方法论)不仅为我们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通过以思想方法的分析来带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我们即可真正地做得到把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所谓“讲活”,是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数学知识;所谓“讲懂”,是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所谓“讲深”,则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应当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就帮助学生领会内在的思想方法);而且,这事实上也直接关系到了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这就是说,我们应当把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看成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在很多人的眼里,小学数学无非就是1234,加、减、乘、除,“教数学”就是教会学生做题。数学课成了“做题课”,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依样画葫芦”,成了做题的机器。然而,直到现在,好多教师还乐此不疲。教师一边抱怨学生不会思考,一边不让学生独立思考,就是怕学生想出来的答案跟所谓的标准答案不同。自从2001年版课标颁布以后,一些课堂上出现这些情况:教师误读了“活”、“懂”与“深”,将“活”简单地理解为“文体活动”,让学生“玩”,却忘记了“玩中学”,学生只顾玩了,却没有在“玩”中领悟数学思想;教师让学生进行模仿式的、机械地掌握某方面的数学知识;而在“深”上,则是从计算的繁杂、表述上、计算的步数上弄晕学生,通过提供杂乱的信息让学生挑选,去解决问题。而对于通过做题,真正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不多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