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样的节奏?

(2012-03-27 10:35:05)
标签:

杂谈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样的节奏?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中心小学  余广武

当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在我的头脑里思考了很久了。课标实验稿实施以来,有关“有效课堂”的话题成了专家学者以及一些教师经常讨论的话题。我记得曹培英老师曾经说过,有效的数学课堂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我想: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把“有效果”放在首位,其次才是 “有效率”。而“有效果”不并在于一节课学生做了多少习题,当然,学生如果习题都做对了,说明他可能已经掌握了本节课所要求的某些知识和技能,但是这并不是数学的全部。我们知道,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三维”目标,所以只掌握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为何有上面的一番牢骚,话还得从去年年底参加骨干教师省级跟岗学习说起。我跟岗的学校是珠三角了一所省一级小学,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水平、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都是一流的。我们在跟岗学习中,听了不少的课。听完之后我的感觉是,这所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的节奏普遍偏快。在课后我跟老师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他们通常一节课是教师讲的不超过8分钟,其余时间由学生练习。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的《除法的应用》时,通过假设情境,以去游乐场——乘车——去餐厅——玩飞镖游戏为主线把整节课串起来,好像把学生带到一个真实的情境中活动,这样看起来一节课活动的内容能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在“游乐场”环节,教师让学生自己看图找信息之后,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接着让投影出示学生的练习,从学生练习的情况看,他们提出了以下问题:36人需要几节车厢?坐5节车厢需要几元?28人可以坐几节车厢?9节车厢一共可以坐几个人?投影学生的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互评,教师也进行评价。然后,教师依次提出问题:“坐满一节火车车厢的乘客,去玩碰碰车,需要几辆碰碰车?” “买5张小火车票的钱,能买几张碰碰车的车票?”这样两步计算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后面还进行半节课的练习。在新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归纳中,只占不到5分钟的时间。还有一个教师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有了不足10分钟就把新授的内容上完了。从这些课堂实施的情况看,课堂是“高效率”的,似乎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总能在教师引导之下得以解决,我在佩服他们扎实的语言功底的同时,也不禁产生几个疑问:一是这样推进的速度,这样的容量,学生受得了吗?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吗?在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看学生的练习中,我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二是虽然课堂上师生的对话很真实,也能通过对话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但是我的问题是:在学生与老师的对话中,参与对话的是少数人,或者说,参与对话的不是全体学生,怎样保证其他学生听完之后明白?那些没有参与对话的学生是否明白?他们思考到什么程度了?我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尚且感觉到跟不上教学的节奏,就不用说那些刚接触新知识的学生了。课堂上教师放连珠炮似的提问,只会把学生打闷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教师带着几个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拽着一大帮中低层的学生跑,大量的学生的思维是“浅表性”的思维。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教师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了。我在听课之后常常想起一句话:“思维时间的长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只有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样的课堂,即使看起来比较慢,也许才是“有效的”。(题外话:温州动车事故之后,有网民说:“伟大的祖国,请放慢你的脚步,等等你的人民吧!”想起这句话时,我也想说:“亲爱的老师,请放慢你的脚步,等等你的学生吧!”

当然,并不是所有慢节奏的数学课就是好的课。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拖泥带水,慢吞吞的。或者教学语言不准确,说了三、四句话也无法表达自己所要说的意思。这些都是导致课堂节奏过慢的因素。因此,要准确把握课堂的节奏,首先要合理安排课堂的容量,在把握教学目标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难度适中的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