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车窗外的海拔表不断攀升,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峰在云层中若隐若现,经幡被风扯成猎猎的旗。当一片纯粹得近乎不真实的蓝撞入眼帘时,同行的向导轻声说:“到了,这是纳木错的圣象门。”
圣象门坐落于纳木错北岸,因一座形似巨象饮水的天然岩石得名。下车的瞬间,风裹挟着湖水的清冽扑面而来,带着高原特有的干爽。脚下是灰褐色的砾石滩,间或生长着贴地的低矮苔藓,踩上去咯吱作响,像是大地的低语。远处,那尊 “圣象” 静静伫立在湖畔,岩石的纹理天然勾勒出大象的身躯与长鼻,鼻尖恰好触碰湖面,仿佛在汲取这高原圣湖的灵气。阳光斜照时,岩石泛着暖黄的光,与湛蓝的湖水形成鲜明对比,更显造物之神奇。
沿着砾石滩缓步前行,纳木错的美愈发立体。湖水是纯粹的蓝,浅处是剔透的天蓝,深处是沉静的靛蓝,层层递进,如上帝打翻的调色盘。风起时,湖面泛起细碎的银鳞,波光粼粼地铺向天际,与远处的雪山相接,分不清哪里是湖,哪里是天。偶尔有藏羚羊在湖畔悠闲踱步,为这片静谧添了几分生机。
靠近圣象门的核心区域,散落着许多玛尼堆。大小不一的石块上,刻满了鲜红的经文,历经风雨侵蚀,字迹依旧清晰。藏族同胞路过时,总会添上一块石子,双手合十默念祈福,日积月累,便成了湖畔最虔诚的印记。风穿过玛尼堆,仿佛在诵读千年的经文,与湖水的涛声交织,构成一曲独特的高原乐章。
同行的向导说,圣象门是纳木错的 “门户”,传说中,念青唐古拉山神与纳木错女神在此相会,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站在象鼻下仰望,巨大的岩石遮天蔽日,岩壁上还残留着远古时期的水蚀痕迹,仿佛在诉说着纳木错亿万年的变迁。低头俯瞰,湖水清澈见底,能看见细小的砾石与偶尔游过的冷水鱼,它们在这片纯净的水域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正午时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湖面上。岸边的经幡阵在风中飞舞,红、蓝、白、绿、黄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着天空、湖泊、云朵、草原与大地,寄托着藏族同胞对自然的敬畏。此时的圣象门,少了几分晨雾中的朦胧,多了几分豁然开朗的壮阔。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脉雪峰皑皑,近处的湖水蓝得灼眼,天地间仿佛只剩下纯粹的色彩与声音,让人不由得屏息凝神,心灵也随之净化。
离开时,回望圣象门,那尊巨象依旧静静伫立在湖畔,守护着纳木错的湛蓝与纯净。这片土地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人群的拥挤,只有天地、湖水、雪山与信仰。在这里,每一阵风都带着虔诚的祝福,每一滴湖水都藏着千年的故事。圣象门的美,不仅在于其绝美的自然景观,更在于它能让人在天地间找回内心的平静。它像一位沉默的智者,用亿万年的坚守,告诉人们什么是纯粹,什么是敬畏。这份震撼与感动,将永远镌刻在记忆深处,成为心中最珍贵的高原印记。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