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终于到了敦煌,到了向往已久的莫高窟,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丝绸之路,梦回唐朝,真真令人浮想联翩。敦煌莫高窟,人们太过熟悉的名字,熟悉的历史,在此只想摘录余秋雨《莫高窟》的几段文字作为记录: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
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让不同的游客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它们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游客们在观看壁画,也在观看自己。于是,我眼前出现了两个长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也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
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如果仅仅为了学绘画技法,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粑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是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莫高窟游览秩序之好,是我走过所有景区里首屈一指的。进入景区检票口,就按照指挥25人自动生成一队游览队伍,导游是免费的,各个队伍按照不同的路线逐次观看大穹幕电影、8个洞窟。普通票238元,60岁以上老人半价,需提前最少一周在网上订票,可以参观比较重要的8个窟,每天6000张。现场只有应急票100元,只能参观4个窟,每天12000张。还可以免费参观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敦煌藏经洞陈列馆、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敦煌研究院美术馆等。整个景区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值得点赞。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