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2020-04-28 12:04:43)

   疫情期间不能出市,在家闷得太久,总想出来透透气,正赶上全球油价暴跌,高速又不收费,思来想去觉得蓟州独乐寺是最佳选择。距离上一次拜谒独乐寺已是整40年前的事情了。1980年夏天,正在读大二的我和同学李志刚坐上通往蓟县的绿皮火车,一路慢慢悠悠逛逛当当到达蓟县火车站,李志刚的中学同学正在蓟县的驻军部队当后勤兵,记得我们是骑着自行车去的独乐寺、盘山和东陵。清东陵在河北遵化县,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只能在山里的老乡家借宿,记得晚饭是烙饼炒鸡蛋和蘑菇炖山鸡,那叫一个香!

   提起独乐寺可要追溯到1930年,日本著名建筑学家、东京大学教授关野贞驱车前往清东陵,路过蓟县县城时,关野贞从车窗往外一瞥之下看到一座古建筑的山门,顿觉不凡,认定山门乃是辽代建筑。他叫司机停车,下车走近建筑,虽有砖墙阻隔视线,但仍看到山门后面的四坡屋顶,这再次证实了他的猜测。因为还要去清东陵考察,关野贞只匆匆拍下一张照片便离去。

     1931年,梁思成的好友、基泰工程司建筑师杨廷宝路过北京鼓楼,看到鼓楼正在办展览,一楼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大照片,图片说明写着“蓟县独乐寺”。这张照片的摄影者正是关野贞。回去后,杨廷宝向梁思成说起这张照片。梁思成立即跑去鼓楼观看。照片中的巨大斗拱,让他猜想这也许是一幢很久以前的建筑。

   一年后,梁思成到独乐寺调查的计划终于成行了。他借来野外考察仪器,与弟弟梁思达和营造学社的一位同仁一起乘长途汽车前往蓟县,对古寺进行测绘。他们登顶攀檐,记下各部位的特征,丈量每个斗拱的尺寸,绘制了外形与内部结构的全套图纸,拍摄了大量照片,访问了当地的老人。依据调查测绘的资料,梁思成在林徽因协助下,撰写了《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二期“独乐寺专号”。该文共4000多字,全面介绍独乐寺,并提出应如何保护的问题。

   梁思成称:“独乐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中国建筑蜕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他认为“寺之创立,至迟亦在唐初”“观音阁及山门皆辽圣宗统和二年重建,去今(民国二十一年)已有948年,盖我国木建筑中已发现之最古者”。

    196134日国务院将蓟县独乐寺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8437)。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独乐寺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做穿堂,正脊两端的鸱吻,造型生动古朴为,辽代原物,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尾实物.

   山门前两稍间是两尊辽代彩色泥塑金刚力士像,俗称“哼”“哈”二将,后两稍间是清代绘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画。山门梁柱粗壮,斗拱雄硕,“升起”和“侧脚”明显。山门的牌匾乃明代嘉靖年内阁首辅大学士严嵩所题,据说严嵩在北方只留下六个字,另外三个字就是北京的“六必居”。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独乐寺主体建筑观音阁是一座三层木结构的楼阁,阁高23米,因为第二层是暗室,且上无檐与第三层分隔,所以在外观上像是两层建筑。中间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上为单檐歇山项。迎面高悬巨大匾额“观音之阁”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墨宝。

   观音阁内中央的须弥座上,耸立着一尊高16米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像,菩萨头部直抵三层的巨额楼顶。因其头上塑有十个小观音头像,故又称之为“十一面观音”,菩萨面容丰润、慈祥,两肩下垂,躯干微微前倾,仪态端庄,似动非动。观音塑像两侧各有一尊胁侍菩萨塑像,塑像是辽代的原塑,虽制作於辽代,但其艺术风格类似盛唐时期的作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

   观音阁内以观音塑像为中心,四周列柱两排,柱上置斗拱,斗拱上架梁枋,其上再立木柱、斗拱和梁枋,将内部分成三层,使人们能从不同的高度瞻仰佛容;阁内光线较暗,正面光线较足,像容清晰,背面仅可辨轮廓,从而加强了佛寺的神秘性。整个楼阁梁、柱、斗枋数以千计,但布置和使用很有规律。其大小形状,无论是衬托塑像,还是装修建筑,处理都很协调,显示出辽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卓越成就。此阁虽历经多次大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韦陀亭,明代建筑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报恩院始建于明,清乾隆年间重建,四合院式建筑,长约9米,宽5米,为明、清两代僧人重要的礼佛场所。意外发现我78级中文系师哥韩嘉祥书写的几副对联摆放其中。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独乐寺行宫,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又称乾隆行宫,是清代皇帝去东陵谒陵途中小憩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区仅存的一处行宫。行宫的墙壁四周有乾隆御笔碑刻,共28块,诗文107篇,是乾隆皇帝临摹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董其昌、文征明、唐寅等名人书法,行草楷不同、大小字不等,或粗犷苍劲,或圆润秀丽,不仅是乾隆皇帝的书法真迹,而且是历代书法大家作品的汇集,弥足珍贵。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八大辽代木构建筑之蓟州独乐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