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博友老周写了干儿子聪慧出息干丈人当大官的文章,觉得干爹福气真好。感慨认干亲还真得独具慧眼有远见才好。
我没有干爸,当年我爸妈没给我认,亏了,少人疼。母亲严厉父亲古板,缺少温暖,小时候我在家里几乎是不苟言笑的。要是当年大人给我认份干亲,要是干爹宠爱,干妈柔顺,我不就多了疼爱我的人,那该多滋润,哈哈。要是合得来,至今都可以走动,干爸妈老了,当然该去看望,当年受了恩惠,情投意合,即使老了病病歪歪了伺候也是心甘的。
我的女儿小宝,也没有干爸干妈,好在她不缺疼爱,比我好命。如今小宝都15虚岁了,更是没了认干亲的意义,呵呵。
生活中听说有农村男子,自小认了几个干爹,如今只听得他说过年了,要去几家看望,拿了东西去看望走动。那一次,听说他去吃素酒,死了一位干爹,买这买那一样不缺,还真是孝敬干爹啊!
我的表姐在青年时期了,我的伯母认了她做干女儿,为啥这么晚才认?事出有因,两家大人关系好,我妈跟伯母是妯娌关系,可想而知关系够呛,这等事自然轮不到我了。我伯母的女儿远在北京教书,儿子远在美国,有知识多考虑的伯母就给自己留了后路,物色了将来可以方便照顾自己的人,于是她认了干女儿,我的表姐,个性开朗永远堆满笑容的一个女子。现在伯母移居美国了,她们依旧保持着微信联系,伯母家的很多事儿我还是从表姐那里听来的,伯母的孙女特聪慧,在美国成绩常保持第一等等,如今孙女在读医科大学了。
生活中也听说过认了干爹的,小时候那家的干爹确实拿了些物品过来孝顺娃。娃长大了,那干爹三天两头生毛病,时常住院,那干儿子经常备了礼物去看望住院的干爹。那干儿子的亲妈小气了,在背后嘟囔:“真是倒霉,小时候看看你干爹他做木匠的,条件蛮好,因此认的。谁知道年纪不大,却老是生病,害你老出账(南方方言,出账就花钱的意思)”不得不说,认干亲,还得有远见,认得好蛮好,锦上添花,皆大欢喜;认得不好,变成了俗语“抓只头虱来抓”(南方土话,自寻烦恼的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