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抽空看了点王志文主演的怀旧电视剧《我心灿烂》,我就是喜欢看怀旧味道片子。看到剧中人物穿蓝布衣,喝搪瓷杯,早餐吃油条的,很亲切感很有可看性,嘿嘿。
剧中七十年代氛围,苦难的岁月里,有家人家生下孩子一串,孩子多意味着开销大。几十元一个月的时代无论如何节衣缩食都依然徘徊在贫穷的边缘,那年代的人咸菜疙瘩三天两头,那一点点存款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是如今生在富裕年代,吃惯肯德基麦当劳的孩子所不能体会的物质匮乏年代。我很喜欢在看老片子回味老一辈老底子旧时光时,让女儿也感悟那个岁月的不容易,让人珍惜拥有,学习老一辈的隐忍、奋斗、艰苦朴素精神。
话说剧中那个男孩是家中倒数第二大,上着小学三年级。男孩子很懂事,知道家贫因此很知趣,拿着当年的铝饭盒装着咖啡色的馒头两个和一点点咸菜在学校当了午餐。一位年轻俊美的女老师出现在学生的身旁,突然老师皱眉喊着:“哎哟哎哟!”紧接着她说着肚子疼了,说是吃学生的馒头正好对付她的胃。于是老师要求和学生的馒头调换一下,忠厚的学生敬爱老师当然一口应允。
学生打开了老师的铝饭盒,我看到了鲜艳的鸡腿和绿油油的蔬菜,一看就明白了,是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老师故意善意的谎言下照顾家贫的学生改善下伙食。学生看到大鸡腿,馋得直流口水,吃得个稀里哗啦,美得他。这个当口,我为老师的乐于付出和爱心所感动,真是爱护学生的好老师啊!虽说只是剧情,看看感受下真善美无疑也是精神享受!
下一个剧情是那同学家中有个妹妹,快上一年级的岁数了,因发烧治疗后留了后遗症,成了发不出声的哑巴。那一次发病是因为哥哥没有管好妹妹而导致的,因此哥哥一直亏欠在心。他在知道父母犯愁妹妹无处读书的时候(父亲不愿意女儿去聋哑学校去读书),哥哥就开始了替父母分忧,为妹妹设想。真是个乖孩子。
哥哥私自跟与他调换过饭盒的女老师商量,可不让妹妹来这个学校上学?源于他的老师教完三年级后要去教一年级学生了。于是有担当的哥哥毅然放弃自己的学业,愿意跟着妹妹重新读一年级。妹妹听得懂话但只能手语交流,哥哥也早熟练了手语。他乐意充当妹妹的翻译,妹妹的手语他会用话语来代替表达。老师接受了兄妹俩。
男孩跟父母一说,父亲觉得男孩白读了两年可惜,男孩却不在乎。老师跟男孩父亲谈话了后,认为男孩对妹妹一直有着歉疚心理,这个阴影比白读两年的害处更大,支持兄妹一起读。于是父亲才打消了顾虑接受了哑巴姑娘进了正常孩子的课堂,哥哥相陪,妹妹不会吃亏。有残疾,有时候难免会受到一些不够善良的人的歧视,哥哥在做了保镖,谁想欺负他妹妹,没门!
看到这个剧情,又感受了老师的替人设想,别的老师一定不乐意接收特殊的孩子,而这位老师却有魄力热心肠地接收了不能言语的女孩。解除了家庭的难题,让孩子的父母的脸上浮现了久违的笑容,那么轻松、那么舒展,令人欣慰!
伟大的老师,拯救了困苦的家庭,拯救了无助的孩子,简直就是活雷锋!我对那位爱心十足的女老师肃然起敬,因此今日我回忆了昨日的剧情敲击键盘化为了文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