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暗示性创意:聂鑫森的《鸳鸯锁》赏析

(2019-09-25 09:08:05)
标签:

微型小说

人物描写

细节

创意

分类: 作品研读

聂鑫森的《鸳鸯锁》的故事结局是“折叠式反转”;文学创意是“暗示性半点破”。

故事的总体情节是:一对夫妻颜笑和茅矛准备办离婚手续,需要到鸳鸯谷去解开他们结婚时系上的“鸳鸯锁”。路途中,杨老大讲述自己儿子和儿媳的故事;颜笑又特意为茅矛准备了“苏州红绸折叠伞”;此时杨老大的钥匙已打不开鸳鸯锁了;结尾时一个“暗示性动作细节”(从分开住到住到一起)表示他们重归于好。从准备离婚到不准备离婚,这就是情节的反转。故事开头先是“背景细节”:张家界的鸳鸯谷有套牢的鸳鸯锁;发展细节(1)是杨老大送颜笑和茅矛去解鸳鸯锁了——故事是从中间开始的。接下来发展细节(2)则是“折叠”进颜笑和茅矛4年前来这里旅行结婚,专门来购买、套挂鸳鸯锁的原因和过程。这样的折叠叙述,完成了故事反转前的要交代的缘由和铺垫。发展细节(3)是杨老大对他们不带钥匙来开锁有直觉:“不带钥匙,说明有舍不得对方的地方。”发展细节(4)是颜笑特意为茅矛预防感冒而准备的一把“苏州红绸折叠伞”。发展细节(5)是杨老大的儿子、儿媳因现实生活的“累人”也各分一方,杨老大和儿子照顾瘫痪大娘的故事终于感动了茅矛。这3个发展细节实际上是为情节的反转,为茅矛和颜笑的情感变化,打下了让读者可以认同的“因果铺垫”,正是因为这3个情节才使得我们理解了他们从想离婚到不离婚的反转是合情合理的,是有因果逻辑的。

高潮过后的结局细节是个暗示:“夜深了,茅矛听见颜笑小心地拉门、关门,听见轻悄的脚步声朝自己的木屋走来,她赤脚下床,蹑手蹑脚地去把门栓抽开,然后兔子一样钻进热烘烘的被子里。”这个动作性的细节描写,不用直接明示,已暗示他们重新和好的反转结局。注意,对这个高潮与结局的细节,作家没有点破一句立意的内涵,全靠读者凭借这个细节来想象故事的结尾,作家的“暗示细节”仅仅是客观叙述主人公的一些动作——通过动作细节来暗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或必然会出现的情节,让这个想象中的情节包蕴着故事的底蕴,这就是“暗示性创意”的艺术呈现。用具体的细节、情节,用具体的人物动作和情节意象来做读者展开审美想象的“艺术起跳板”,这就是“暗示性创意”的基本涵义。

这篇作品的“暗示性创意”,有着较大的生活哲理性和艺术概括性。颜笑和茅矛从相恋到结婚,从结婚到想离婚的过程,是当下无数中国年轻人的真实的生活写照:他们热爱生活,向往浪漫,想通过脚踏实地的奋斗去实现高质量的生活。但困顿、困难的世俗生活,又一步步地磨损着他们的激情和理想,逼迫着他们“倒退、撤离、逃跑”,常说的“理想是浪漫的,现实是骨感的”,就是当下无数青年生活现实的写照。而在困难中坚持,在矛盾中奋起,不忘“初心”,坚守爱情的信仰和理想,正是这篇作品具有正能量的鼓舞人们勇敢面对生活挫折的“文学创意”。

 鸳鸯锁(聂鑫森)

这是个春雨如丝的午后,六十岁的杨老大领着颜笑和茅矛离开农家休闲村,沿着石磴道,朝左侧的一个小石坪走去。小石坪叫“天长地久”坪,立满了一排一排的铁索链架子。每个架子古朴、结实,两根大石柱,绷着五根黝黑的铁索链,像五线谱一样;铁索链上套牢了一对一对的鸳鸯大铜锁。所以,这条处于张家界远郊的大峡谷,叫鸳鸯谷,是四年前开发的一个景点。更吸引人的是谷中碧水盈盈,必须乘船进来,而且随处可见野生的成双成对的鸳鸯。

颜笑和茅矛,是午前乘大木船进入鸳鸯谷的。一个来自北京,一个来自广州,各乘各的航班,又各乘不同的旅游大巴来到这里,先后相差不过四十分钟。

    他们都不到三十岁,曾共读于北京的一所大学,只是专业不同:男工女文;尔后分别供职于北京的一家化工厂和一家报社。持久的恋爱,终于结果,四年前他们旅行结婚专门来到鸳鸯谷,看鸳鸯戏水,购鸳鸯锁并让工匠分别刻上彼此的名字,再两锁相挽套牢在铁索链上,位置是A架的第三条链!然后,彼此各珍藏一把锁的钥匙。

    “天长地久”吗?难,那是一句美丽的谎话。当他们回到北京,开始庸常而紧张的生活时,才发现浪漫是一种昂贵的消费品。小套间的出租屋月租三千,伙食费、衣装费、交通费、通讯费、应酬费……让他们应接不暇。看一场进口电影大片,犹豫再犹豫;品一次酒吧的洋酒,惶怵又惶怵。埋怨声此起彼伏,吵架成了家常便饭。好在都很理智:暂不要孩子。两年前,大吵了一顿后,性子急的茅矛辞去北京的这份工作,应聘去了广州的一家报社。偶尔两人也打打电话,不冷不热地问候几句,于是,婚姻成了一种摆设。该有个了断,把离婚证办了,但他们也有个心结:不能不再次在鸳鸯谷聚首,为的是去把鸳鸯锁打开、丢弃,才可无牵挂地去寻找新的爱情。

    他们乘船进谷,在农家休闲村住下来。原本都是单栋的双人鸳鸯小木屋,但他们却各住相邻的一栋。吃饭时,颜笑要做东,茅矛淡淡地说:“AA制吧,你不是富翁,我也不是穷人。”

    午饭后,他们到“天长地久”钥匙库去。管理鸳鸯锁架和钥匙库的,是本地人杨老大。四年前是杨老大给他们办的手续:购锁、刻姓名、套锁。杨老大接待的客人太多,已经不认识他们了。可他们认识杨老大,虽然杨老大头上的白发多了,额上的皱纹密了。

    杨老大站在一排高高大大的箱柜前,问他们:“你们不是有自备的钥匙吗?”

    茅矛说:“掉了。”

    颜笑说:“忘记带了。”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