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折叠+跳移”的经典叙述:沈宏的《走出沙漠》

(2017-02-23 06:56:52)
标签:

微小说

悬念

故事

折叠

跳移

分类: 作品研读

《走出沙漠》的核心细节,可说是“微小说的哲理细节”了。当它采用了“折叠+跳移”的方式完成情节推进时,实现了文学细节的隐喻与转喻的两层丰富的文学创意。肇教授为什么能在考察队遇险、走不出沙漠时能想到用一壶沙佯装一壶水而稳住了全队的精神和情绪,这支考察队为什么当拥有一壶假水时就能在黄昏时坚持找到绿洲而走出沙漠。我想,从这两个切入点进入,就能把握《走出沙漠》的隐喻意义和转喻意义。以肇教授的智慧和经验,考察队的全体人员必须要有继续坚持的信念和决心,而精神一旦绝望,他们的肉体和生理能量就会消失。所以,肇教授的一壶沙救了考察队的表层“具象故事”,对应了一个“抽象的概念”:当人的生理身体陷入绝境时,人的精神不能“崩溃”。这就是《走出沙漠》的隐喻。现在我们的欣赏眼光和艺术思维从“肇教授一壶沙救人”的故事延伸开去,当我们脱离“走出沙漠”这个具体的故事主体和故事环境,联想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状,我们获得了同样的、同价值的哲理启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生死存亡的最危险的关头,“她”的领导人、决策者一定不能让人民在精神上绝望,“她”高扬的“信仰”和奋发的“斗志”是战胜绝望、跨越困境的法宝。这就是《走出沙漠》的转喻。这篇作品“隐喻”与“转喻”的艺术生成,来自于微小说故事的“折叠+跳移”的经典叙述。它从故事的中间讲起,而把肇教授“一壶沙”的精心策划的谜底移到作品的结局才“释悬”交代。这就是微文学屡试屡爽的故事叙述模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