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域高原上的“三代人”:走林芝(3)

(2011-09-09 08:24:08)
标签:

文化

分类: 享受的工作

雪域高原上的“三代人”:走林芝(3)

    在林芝这块神奇的雪域高原上,6天的时间我接触了三代援藏干部。15年来,光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就有15人毕业后自愿到西藏去当教师。在广东援藏的大学毕业生里,湛江师院的毕业生就占了总数的75%

      1010日下午,我们刚在宾馆安顿好,2002年毕业进藏的杨楚洵校友、2003年毕业进藏的古桂云校友、钟戌华校友闻讯赶来与我们相见。这三个同学,杨楚洵、古桂云是心理学本科毕业生,据说在整个林芝地区的教师队伍中,学心理学的就只有3人,他们3人在林芝地区首先创办了中学的心理咨询室。而古桂云同学当初毕业要求去援藏,老师和同学都说她个子小、身体弱,可能不适应西藏高原的生活,几乎人人都在劝她放弃援藏的想法。但8年过去了,当古桂云老师站在我们面前时,她不但身体丰满,脸色红润,更让我们欣喜的是,她将她5岁的儿子——一个脸上已有两团“高原红”,活蹦乱跳得一分钟都坐不住的小男孩带给我们看。这8年援藏生活的欢乐和成长根本不用古桂云来叙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杨楚洵的家乡在广东的顺德,他的家庭就他一个男孩和一个妹妹。屈指一数,杨楚洵已经在林芝渡过了9年的光阴。我们问他还有没有回广东顺德老家的想法,他摆了摆手。他已找了一个华师大毕业的进藏女生组合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和他夫人,每人买了一辆“北京现代”,各开各的车,各上各的班。他的工作方式和生活质量绝不会比在顺德差。

    如果杨楚洵他们是援藏干部的第三代的话,那么实验学校的校长劳明宇则可以说是典型的第二代。劳校长的父亲是搞地质的,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和徐凤翔教授一样是援藏的专家和知识分子(可把这一批专家看做第一代)。劳校长和米林县教育局的唐局长一样,都是在西藏出生的汉族子弟。劳校长的一米八几的高个头显得十分生猛,他脸色黝黑,头发却大面积发白了。他带我参观了实验学校的每一栋楼,每一间课室,我现在才知道,这所实验学校是宋海副省长来剪的彩、挂的牌。他压抑着兴奋的神情小声地跟我透露:他身上的担子太重,地区教育局是想把这所实验学校办成全区的一流学校。他有一个改造教室的讲台、让老师和学生平等地构建教学情景的教改设想。我说你这是从教学形式的变革开始来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分手的时候,他还给了我一份准备再派谴20名教师去湛江师院学习的详细计划……这一批在西藏出生的汉族子弟,他们的身上已有雪域高原的生理基因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心理基因,两种文化的熏染已使这第二代援藏干部正生龙活虎地施展着自己的才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