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切勿陷入互联网思维的迷途
(2014-12-23 08:59:04)
标签:
互联网思维养老应用o2o养老应用案例养老o2o模式杂谈 |
分类: 养老行业交流 |
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似乎一夜之间席卷了全国,各行各业中都出现了所谓颠覆性的思维和产品,例如什么小米手机、西少爷肉夹馍、余额宝、YOU+国际青年公寓等等,这些产品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或者是吸引到了巨量的资金,那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改变养老服务业是否可行呢?我觉得用互联网的思维去运营养老服务行业是行不通的。
原因:
分析这些成功的案例,其实有几个特征非常明显
1.
2.
互联网思维也有迅速改变一个正在培育市场的情况,例如打车软件的应用。和养老行业一样,打车软件也算是一个尚未成熟的市场,但“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相继投入了将近10亿的补贴及推广费用,使得打车软件和手机支付迅速的在一个行业得以推广,这种情况会不会在养老行业出现呢?
分析这个市场的成熟有好几个原因,分了好几步,首先,有一个多方(司机、乘客)都受益的产品,其次巨额的补贴和营销推广直接激活了这个市场,三是服务跟上了,这里服务是指两家企业各在机场火车站派遣地面队伍给司机和乘客讲解介绍软件的好处和功能,并派出地面人员帮助司机和客户安装相关的软件,所以使得软件得以迅速的普及。
看看这个案例,一个空白的市场在短期内迅速的成熟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不错的产品+巨额的推广宣传+很好的服务。通过这个案例再反过来看养老行业,不错的产品、巨额的推广宣传、很好的服务似乎只有第一点具备了一半,其他两点要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多,根本不能承载巨大市场的迅速到来。
运用互联网思维虽然不能改变行业的根本现状,但同样可以改造养老服务当中的某个环节,O2O的商业模式就是立足点,但如何找到可以切入的缝隙点,这就需要好好的研究下这个行业的特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