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高中生学习压力超过日韩美已八年

(2012-04-18 13:42:42)
标签:

高中生

学习压力

理解

心理

育儿

分类: 亲子教育
导语:日前,一项名为“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留学意愿及生活意识比较研究”调查显示,四国高中生在课外活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中国高中生的课外生活比较单调,虽然他们渴望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但课余时间大部分用于上各种补习班。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压力依然较大。自2005年以来,每年一次的“中日韩美高中生调查”发现,和其他三国相比,中国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始终排在首位。
http://www.meimeidu.com/Upload/10324/201204161625072537.jpg
    新闻中的这项调查名称虽然很复杂,不过得出的结论还是很显而易见的。调查显示:四国高中生对毕业后去向、朋友关系、家里的事、学习成绩、课余生活以及金钱比较关心,居前六位。比较而言,中国高中生更关注课余生活、大众文化、计算机与上网;日本高中生更关注大众文化、金钱;韩国高中生更关注家里的事、金钱;美国高中生更关注学习成绩、金钱。和日韩美相比,中国的高中生显得有些独树一帜。中国高中生首要关心的就是课余生活,而这一点是日韩美高中生关心较少的。这说明什么呢?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缺少什么想什么。中国的高中生由于缺少课余生活,所以非常关注这一点。而日韩美的高中生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当然不会多想。恐怕在他们看来,课余生活是很自然很平常事情吧。而对于中国高中生来说,美好的课余生活简直是一种非常值得渴求的东西。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中国的高中生课余时间大部分都用在各种补习班上了,所谓的课余生活已经变成了课余学习。于是,中国的高中生们才异常希望拥有丰富多彩的,真正的课余生活。

    之所以这样说也是有确凿证据的。据另一项调查发现:和其他三国相比,中国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始终排在首位。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年的事情了,而是自2005年以来这八年的调查结果。调查虽然是从八年前开始的,但事实上的情况肯定还要刚早。可以说,中国高中生的学习压力从来都比日韩美三国更高。有了这么大的学习压力,难怪中国高中生连真正的课余生活都没有,也难怪中国高中生这么关注自己的课余生活问题。另外,中国高中生关注的后两种东西是大众文化和计算机与上网。据我想,所谓的大众文化实际上就是大众生活中的一些文化现象,尤其是流行的现象。而计算机与上网则是和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直接有关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高中生关注的这后两种东西实际上就是文化休闲娱乐,也可以认为直接与课余生活有关,是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中国高中生关注的三种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就都是一种了。而日韩美三国的高中生其实才是关注了不同的方面。这样的调查结果不能不令我们感到遗憾,看来中国高中生被学业压力压得太厉害了,以至于剩下点心思都想着能休闲一下。

    令人感到有点意外的是,美国高中生更关注学习成绩和金钱。金钱也就罢了,这也是日韩美三国高中生普遍关注的东西。那么他们为什么都会关注金钱呢?在我看来,这是由于那三国的高中生得到金钱不是很容易,他们如果想花钱恐怕就要费力一些,甚至还要自食其力。而中国的高中生则根本不必在意这一点,因为只要伸出手来,家长肯定会把钱放在孩子的手上。既然来得容易,自然不会在意了。那么,美国高中生为什么最关注学习成绩呢?这似乎和想象中大大不同啊!按照以往印象,似乎美国高中生较少关注学习成绩,但调查发现,他们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在四个国家的排名中最靠前。这说明学习在美国高中生心目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他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学习成绩。事实上,人们总会以为中国的高中生最在意成绩问题,可惜调查的结果并不是这样。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我想,这恐怕也和学习压力有关。中国的高中生学习压力太大,成绩观念似乎已经融入了血液中一样,平时都不用专门去在意了。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的高中生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可能也有一定的厌学情绪。有心思还顾着课余去玩儿呢,哪里会想成绩?

    另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数据显示:日本高中生认为率性而为更重要,“能够尽情地玩或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位居其次;韩国高中生更希望能不受束缚地尽情玩耍或做喜欢的事情;美国高中生自主意识更强,要“自己决定自己的路”。他们也有着较强的家庭观念,认为家庭和睦很重要。同时,他们还很重视能否与喜欢的异性顺利交往。而中国高中生认为身怀本领和被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我认为这说明中国高中生的学业竞争压力大,课余生活又少而单一。所以内心比较空虚,有强烈的情感需求,渴望被父母理解。一句话,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手里没有的。中国的高中生一定是认为自己太缺乏理解了。

    这的确是我国社会的一个现状,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和中国的家长们决定了这一切。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已经是青春期的后期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已经十分成熟,但他们却因为高中的学业而不得不接受人生中最为枯燥的一段生活。此时,他们非常需要理解,尤其是自己最亲最近的人,家长的理解。可惜,家长们普遍都只想着监督孩子们的学习,而忽略了和孩子之间那种心与心的交流。家长们不了解孩子心里面真正想的是什么,总以为满足孩子一些表面上的物质需要就够了。其实,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不是幼儿期,物质需要固然重要,但是已经比不上精神层面的需要了,所以这时候的学生才会有“理解万岁”的心声。这一点,家长不知道,学校更不知道。高考的指挥棒带来的压力不仅是给学生们的,也是给老师们的,所谓的“上线率”等指标也沉重地压在了老师们的肩头。老师们已经无暇顾及其他,连高考不考的课程都已经被挤跑了,又哪谈得上抽出时间去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呢。虽然教育部门要求中学必须设置心理咨询室,但实际情况确实形同虚设。结果,高中生由于学习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这一方面是源于压力大,另一方面也是源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宣泄渠道。高中生自杀的事件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前一阵子,某高中女生甚至在课堂里脱掉衣服。据了解,这就是因为她的心理压力太大了,导致了一定的精神障碍。在这个女生看来,脱衣成了减压的一个形象化行为。类似的现象,不能不让我们感到心情十分沉重,我国高中生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建议所有高中生们的家长一定要密切关注你们的孩子。他们的学业压力已经很大了,所以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帮他们尽量用各种方式减压,而非再把他们的课余时间用补课占满。多和孩子们谈心,哪怕你们并不认同他的话,但是也要坚持听下去,起码可以给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而且这也是增进双方互相理解的过程。如果发现孩子有成绩突然的下降,或者是行为表现异常以及厌学等现象时,一定要及时关注及时处理,切勿以为只是小问题。如果有必要的话,应及时带孩子找心理咨询师面询,早点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别忘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千万别用学业的压力把孩子压垮。
www.meimeidu.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