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产假结束遭单位逼辞 如何维护职场权益

标签:
女性职业歧视职场问题心理杂谈 |
分类: 职场人生 |
导语:南京王女士是一位军嫂,她在鼓楼区的一家旅游公司上班。去年11月王女士产假结束准备回到单位正常上班,但回到单位后,王女士发现在产假期间公司不仅把她负责的工作都交给别人还停发了她产假期间的工资,而在产假之前尚未结算的绩效奖金也被单位扣在手里。王女士向公司要求恢复正常工作,讨要产假期间工资以及产假前的绩效奖金,但是单位领导放出话来:想要钱可以,但是王女士得主动辞职。王女士申请了劳动仲裁,但仍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王女士无奈将单位告上法庭,最终获得赔偿四万五千多元。
新闻中王女士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她所遇到的情况也是很多职场女性都曾经或可能遇到的。不少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感到无可奈何,要不就委曲求全,要不就干脆忍气吞声,能真正做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人并不多。可以说,王女士给大家做出了榜样。假如大家都能有王女士这样维权意识的话,那么我认为不仅可以对每个人有实际意义,也可以起到促进我国职场环境健康发展的作用。
王女士遇到的情况可以被认为是职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所以虽然有法律规定禁止职场中的性别歧视但实际上却未能真正做到。大多数女性从找工作开始就要面对性别歧视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和困惑。等进入职场后,跟性别有关的歧视问题就更多。同工不同酬,女性职场升职难等问题都非常普遍。而比这更为严重的就是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而带来的关于三期——孕期、产期以及哺乳期——的职场问题。很多用人单位都明确表示不愿意要女员工,因为女员工入职后难免会有婚假产假等假期,到了那个时候,用人单位不仅要照发工资而且还会缺少人手。因此,很多用人单位如果想录用女性员工的话,普遍愿意要已婚已育的女性,这样可以避免很多负担。很多还算正规的用人单位虽然不会歧视女性,但是如果女性员工因为孕产假暂时离开的话,单位也会马上找人填补她们的空缺。实际结果就是当女员工假期结束回到单位时,发现自己的职位已经被别人占了,由此导致的主动或被动辞职几乎成了必然现象。女性因为这样职场中的性别歧视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职业道路上的不便。要么是不好找工作,要么是因为工作而耽误了自己的结婚和生育。可以说,女性想要在职场中追求和男性平等的权力就必须克服更多的困难,很多人则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新闻中王女士的例子就是这样,单位在她休产假期间不仅没有给她发工资,而且还扣押了她休假前的绩效奖金,至于王女士负责的工作就更是早早的给了别人。不发产假工资,等于变相不允许她休产假。而扣押她绩效奖金,则是为了逼她主动辞职。单位领导很清楚,假如因为产假而辞退王女士,单位这方是不占理的。所以来了个“换汤不换药”,变着法儿的逼你自己走。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不少女性就没什么办法了。为了拿到自己应该拿到的钱,也许不少人只好被迫接受辞职——我估计那个用人单位不是第一次这样做,而且以前应该都是成功了的,不然也不会这样有恃无恐驾轻就熟。事实证明也差不多,王女士虽然还有维权意识,但是她的维权道路并不平坦。第一次维权是申请劳动仲裁,结果居然是让王女士自己和公司协商解决,这等于是没解决一样。我猜想,是否以前也有女性员工用过劳动仲裁的方式维权?结果也遇到了这样的推诿,所以这家公司才有了更大的胆子吧。单位用拖延的态度来解决问题,一拖就是三个月,其目的就是逼王女士就范。幸好王女士的身份特殊,她是军嫂。王女士在丈夫所在部队单位的帮助下,找到了法律援助中心,这才用法律武器维护了自己合法权益。
通过王女士的案例我认为可以总结出三点:其一,用人单位会想到用各种方法来规避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而且他们都是有恃无恐的,因为他们处于强势地位;其二,相关管理部门监管不力,要么是因为法律法规确有漏洞,要么是相关部门在推诿——就算是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确有漏洞的话,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及时发现并设法补上漏洞才对;其三,普通人维权是很困难的,既缺乏相关法律意识,也没有那个时间、精力以及财力。如果王女士不是军嫂的话,如果她没有得到丈夫部队单位帮助的话,她能要回自己应该得到的钱吗?我看很难。
不过我认为王女士的例子还是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的。我认为首先就是一个意识的问题。受侵害的职场女性应该有一个维权的意识,更应该有法律意识。有了这两种意识,受侵害者才能用正当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假如因为处于弱势地位就忍气吞声的话,那么只会让用人单位以后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是得寸进尺。坚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不仅仅是对自己有利,也是在为净化职场环境做一份贡献。假如人人都能勇于维权的话,用人单位还敢轻易侵害员工的权益吗?其次,王女士的方法值得大家学习。虽然性别歧视多数都是女性在职场中遇到的,但是不论什么性别实际上都有可能遇到用人单位的不法侵害。到那时,先劳动仲裁后上法庭应该是一条正当道路。大家如果有了这个意识的话,那么将来就能少走弯路。此外,王女士的例子还提醒了我们:一定要在平时工作中注意保存证据。正如律师所说,工作上的维权案很多,但是能像王女士这样真正拿回自己满意赔偿的不多。如果必须要进入司法程序,维权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譬如双方劳动合同,查阅合同中的约定;提供假期内的请假手续证明,证实自己没有违反过公司的规章制度。这些必要的证据是要靠有法律意识在平日积累的。如果没有证据,上了法庭也将难以得到应有的权益补偿。
现实中关于职场权益的问题还有很多种,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也遇到过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疑问:一是知识产权问题,二是职场性骚扰问题。所谓知识产权问题,多半都是同事或上级甚至是公司侵占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让自己的收获明显和付出不符。如果是同事的话还好说,如果自己的劳动成果是被上级或老板侵占了的话,很多人就不知所措了。要求自己的权益就怕失去这份工作,不要求吧自己又不甘心,因为这种疑惑来求助的人不在少数。关于职场性骚扰的问题也与此类似,尤其是女性遇到这种情况时,想发作又怕丢工作,忍气吞声吧自己实在是忍无可忍,甚至是从心底里觉得厌恶和恶心。对于这两种问题,我的建议是绝不能忍。因为这不是忍耐而是纵容,结果只会让自己的权益遭到更大的侵害。到那时要么是内心崩溃造成自己的心理健康严重受损,要么是终究要失去这份工作。与其同样是没有好结果,还不如让自己理直气壮一点,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打击了那些人的嚣张气焰。工作毕竟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幸福,如果因为工作而得不到幸福,那么不如不做。
http://www.meimeidu.com/Upload/10324/201204161235152473.jpg如何维护职场权益" TITLE="女子产假结束遭单位逼辞 如何维护职场权益" />
www.meime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