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人作死是否该全民买单,南京跳火车事件后高铁屏蔽门的讨论

(2017-03-28 08:07:14)
标签:

杂谈

​​

3月26日下午,南京南站一名乘客在D3016次高铁列车即将进站时,突然从所在站台跳下,跑向对面站台,被随即而来的列车夹在了列车与站台之间,经救援无效死亡。这一幕恰好被一名拍摄列车进站的摄影爱好者拍了下来。





事故发生后,南京消防指挥中心调集铁心桥、特勤一中队赶赴现场,对卡在站台缝隙中间的男子展开救援。由于该男子被紧紧地卡在高速列车与站台之间,所以需要将车站站台的面板以及混凝土破开,经过两个小时的救援,最终该男子被救出,但是经现场急救人员确认,该男子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事故造成经过南京南站的大部分列车晚点,大量乘客滞留,部分旅客改签其他车次后离开。


事故被报道后,引发了大家激烈的争论,心疼鲜活生命消逝者有之,痛斥此人恶劣行径给本人、家庭、社会带来重大损失者有之,引用日本新干线先例认为此类事件家属需赔偿者亦有之,激烈的毒舌评论认为此人纯属活该的也不在少数。


见闻君认为,该男子在高铁列车进站之际突然跳下站台的动机与缘由具体是什么,还需要等待相关部门的调查才能给出结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现代人都应该有起码的规则意识。


世界上有一种保护生命的基本线,它就叫规则。


尊重规则就是尊重生命。




跳出对该男子的讨论,有相当多的人关注高铁为什么没有屏蔽门,国内大部分地铁车站都是有屏蔽门的,高铁车站为什么没有呢?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地铁列车装屏蔽门都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而高铁车站装屏蔽门都是一件比较少见的事情。日本新干线的部分车站(如东海道新干线新大阪站)装有屏蔽门,国内海南东环线一些车站也安装了屏蔽门,此外国内还有一些城际高铁线路,如郑开城际、广珠城际也安装了屏蔽门。


但是,大家更关注的是,高铁为什么没有像地铁一样装上屏蔽门,其次是将来能不能安装。


我们先来看一下地铁安装屏蔽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很多人或许想不到,地铁安装屏蔽门的一个重要目的其实是为了节能。屏蔽门将地铁车站与地铁隧道隔离开,既能够减少车站冷空气的损失,又能够屏蔽地铁刹车散发热量的侵蚀,拥有非常明显的节能效果。有人说,地铁隧道也不是很大,地铁的屏蔽门也需要经常开关,屏蔽门的节能作用很大吗?很大,非常大。你可以想一想,地铁在隧道里运行,就像一个活塞一样,那是不停地在抽风送风呀,那压力有多大?特别对于一些炎热地区的地铁运营来说,屏蔽门的节能效果尤其得好,如新加坡,有数据统计,安装屏蔽门后,新加坡地铁的空调系统节能率达到50%。要知道空调运行费用在地铁的整体运行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可是非常大的。


与地铁不同,高铁的站台是开放的,屏蔽门的节能功能在高铁站台并不能发挥什么效果。




地铁屏蔽门的第二个功能就是安全。第一是避免乘客上下车期间被推挤到站台下面,第二是能够有效防止有人跳下站台轻生。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


高峰期间地铁客流聚集严重,而地铁站台面积相对有限,安装屏蔽门能够有效防止旅客不慎跌落站台。


地铁的高峰期客流聚集有多严重呢?我想很多人都有过切身的体会,见闻君就有很多几乎被挤成二维图形的经历,没有体验过的我想也能在电视画面里或者新闻中见识过。


见闻君再举一个例子,给大家形象地说明一下。春运恐怖不恐怖?当然恐怖。刚刚过去的2017年春运,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人数是多少呢?893万,同比增长10%。这个数字恐怖不恐怖?非常恐怖,但是跟地铁比就差远了。去年一年,北京地铁日均发送旅客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最高纪录是1269.43万人次。也就是说北京一个城市一天的地铁旅客发送量,比春运期间中国有所铁路站一天发送的旅客总和还要多。


这么密集的客流在相对狭小的地铁站空间中,确实有被推搡落下站台的危险。


与地铁相比,高铁的乘车站台都非常宽敞,而且在不允许超员的情况下,每节车厢的乘客人数也是固定的,所以基本不会出现乘客被挤落站台的情况。


那万一有人轻生卧轨自杀怎么办?尤其对铁而言,多是采用第三轨供电,中间那个轨道是导电的,你跳下去接触到那个轨道立马就会被电死了。过往也确实有很多人跳下地铁站台轻生的事例。数据统计,上海地铁自1995年开通至2004年的8年期间,共发生了65起自杀性伤亡事件,其中48人死亡。屏蔽门的大规模普及,让相关事件的发生几率大为降低。


或许,这是屏蔽门能够在高铁运营中能够发挥作用的唯一领域。但是,地铁是封闭式的,地铁车站是乘客进入地铁的唯一通道。高铁虽然也采用了封闭式管理,但是相对地铁而言还是开放的,特别是一些小车站,基本是完全开放的。如果要彻底杜绝跳站台轻生的情况,那么不管大小,所有的高铁站都要进行统一安装。


毫无疑问,这个经济成本是巨大的。如上所言,屏蔽门在地铁领域的普及是因为有多方面的好处,既能够大量节约能耗,又能够防止意外安全事故,还能够防止跳站台轻生的情况发生。在几乎不存在意外安全事故的情况下,仅仅是因为个别人的不理智行为,就去花费巨量的资金,大规模地安装高铁车站屏蔽门,并因此影响运营成本,甚至影响每一位出行者车票的定价,这个代价是不是过于昂贵了呢?


我想这就是屏蔽门之所以在世界各国的高铁车站中,都很少应用的主要原因。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没有代价的!




除此之外,我们仍旧面临其他难题。


对于一些小的车站而言,长期在该站点停靠的往往都是同一种型号的动车组,所以屏蔽门可以根据该型号动车组门的位置进行安装。但是,对于一些大站而言,特别是那些十字枢纽,甚至一些“米”字型八向枢纽,经过的列车型号可能会多种多样,车门的位置并不一致,所以很难处理。


某日,你在某设置了屏蔽门的高铁大站候车,屏蔽门打开,高铁门打开,你顺利上车。又一日,你又在该站候车,屏蔽门打开,然后你看到的并不是高铁车门,而是车窗……这就尴尬了……



最新的消息是,尽管有如上所述的种种困难,但是,部分高铁站还是已经启动了屏蔽门安装必要性的论证工作。


最后再次呼吁:


请尊重规则,尊重生命!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3LkNnGxfBrRkm7gc74tvdrn0Dpavbo1G3RCSetP6ibv4kznAQIDssf2rH3cEnx9MxFbobukbzKdIGwvibNgaEqB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