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阳小火车:世外桃园里的文化精魂

(2012-03-08 12:43:01)
标签:

嘉阳小火车

蒸汽机车

键位

火车迷

旅游

分类: 图说铁路

 这篇献给喜欢蒸汽机车的火车迷以及驴友们。

一到春天,乐山犍为那辆“开往春天的火车”就会吸引不少驴友的心……这段20公里的小火车,有一种让人抓狂和近乎痴迷的磁场,不去不行!特别它又在我们身边!去吧,踏上它,去找寻春天,穿梭在春的花海,感受工业文明!

嘉阳小火车:世外桃园里的文化精魂

 

关于犍为的这辆火车

    乐山大佛风景区南约5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条长19.84公里的芭石铁路(芭蕉沟至石溪镇)。铁路上开着的小型蒸汽火车轨距仅为76.2厘米,车厢要比普通火车小一半,又因其权属四川嘉阳集团,故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嘉阳小火车”。

  嘉阳小火车使用的机车,是我国运用国外技术自行改进生产的蒸汽机车,它以蒸汽机作原动力,由蒸汽锅炉、蒸汽机、车架、车厢、制动装置以及贮存燃料和水的煤水车等组成。

  1958年开始在深山区运行,当时用于煤炭运输。由于职工要去山里的煤矿上班,山里的居民和村民要出山,故小火车就在煤车后面加挂客车车厢,开始客货两运。到了80年末,随着电子、网络时代的悄然来临,嘉阳蒸汽机小火车在完成其特定时期的煤炭运输使命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嘉阳的煤炭运输改用电力机车担任。然而嘉阳小火车并没有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因为地处崇山峻岭的山民要走出深山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一时还离不开这种传统的交通工具呢!据了解,从石溪镇到芭沟镇,全长19.84公里,一路上不仅弯道多、隧道多,坡度也大,就连小火车跑起来也得注意控制速度,让它“悠着点”。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来这里看这“活化石”的有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游人,他们携带着各类照相机、摄像机,总是对着小火车猛拍。有的人不过瘾,索性包了小火车作为“专列”反反复复地开过来开过去,直到把自己背包中的胶卷和磁带都耗完为止。坐在小火车上,他们一边欣赏着这儿的迷人风光,一边感受着这儿丰富的人文景观:那密布的层层梯田,传统的农耕方式,历尽沧桑的清代古寨,今古相映的山区民居和充满神秘色彩的清代古桥,桫椤密布的马边河等。

嘉阳小火车:世外桃园里的文化精魂

 

嘉阳小火车:世外桃园里的文化精魂

 

票价:

  1. 小火车观光专列单程50/人,当次往返100/人;1.3米以下儿童免票,但不安排座位。

  2. 黄村井观光票80/人;1.3米以下儿童免票。

  3. 花季周末不执行乐山市境内居民优惠票,以缓减游客压力。

 嘉阳小火车:世外桃园里的文化精魂

嘉阳小火车:世外桃园里的文化精魂

嘉阳小火车:世外桃园里的文化精魂

嘉阳小火车主要景点:

  1、蜜蜂岩观光点

  此处是芭石铁路全程的中间,受地形限制,机车在此不能正常转弯,因此采用詹天佑“人”字形铁路设计,火车到此都需要掉头。掉头后,从此站往两边开的机车是顺着的(即机车在前面),两边往蜜蜂岩开的机车是反向的(即煤水箱在前面)。乘客下车观赏机车“人”字形掉头后可继续随车前行。

  2、老鹰嘴观光点

  此处是芭石铁路最险峻的地方,小火车穿山越岭、奋力前行、穿越时空隧道。景点位于蜜蜂岩站至菜子坝站的中间,只能步行约20分钟到此等候过往车辆。老鹰嘴隧洞的前面和顶部都是很好的观光点,老鹰嘴附近的和尚湾既是坡度最陡之处,也是景色秀美的地方。

  3、菜子坝观光点

  感受小火车轰鸣冲坡、列车“C”形大转弯、穿越田原风光等景致。此处的油菜花、李花较多,冬天梯田水景,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草茵茵,秋天金色稻田。此处观景需要提前到此等候过往车辆。

 

嘉阳小火车:世外桃园里的文化精魂

 

出行方式:

  自驾车:

成都—乐山—国道213—犍为大桥(不进县城右转)—石溪—嘉阳小火车起点石溪站(可继续往上在跃进站乘车)。

  公共交通:

  成都(茶店子旅游车站)至嘉阳(三井)的交通车,每天8:30发车,1:30从嘉阳矿区(小火车跃进站)发车。

  成都(石羊车站)至犍为、的交通车密集发班,方便快捷。

  嘉阳至乐山:每天7:30从嘉阳矿区(小火车跃进站)发车,2:30从乐山联运站发车返回。

  石溪至乐山的交通车:每天7:4012:30从石溪站发车,10:0015:20从乐山联运站发车返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