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2025-01-11 11:00:15)
标签:

转载

明清时期的成都既是四川的省会,又是中央政权在西南地区的支撑点,发挥着首领西南的巨大作用。此时的成都农耕发达,工商繁荣,城市风光秀美,各类人才辈出,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在明清厅展示有明蜀王府建筑构件及模型,能遥想明代蜀王府之盛景。大量明代陶俑、精美的明代金器、玉器、瓷器体现了明代成都的繁华。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绘陶将军俑
明, 成都潘家沟无谥蜀王陵出土
高84.5厘米,端立于朱红色方形台座上。大眼圆睁,头戴凤翅兜鍪,顶有朱红璎饰,后缀顿项。肩披白地红点小花项巾,着镶浅黄边朱红色身甲及护臂,肩甲上饰兽头,下有衣袍飞出。腰束革带,朱红色腿裙下露出身甲,足着黑靴。双手亦上下叠放于胸前呈握执状,所执物已失。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绘陶将军俑
明, 成都潘家沟无谥蜀王陵出土
高91厘米,端立于朱红色方形台座上。黑髯红唇,怒目圆睁,头戴凤翅兜鍪,后缀顿项。肩披项巾,巾上绘红点花纹。披镶红边黄褐色身甲,着浅黄色窄袖战袍。腰系带。朱红色腿裙下露出身甲。足着黑靴。双手上下叠放于胸前呈握执状,所执物已失。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釉陶将军俑
明,成都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釉陶将军俑
明,龙泉驿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釉陶将军俑
明,龙泉驿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釉陶将军俑
明,龙泉驿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龙形琉璃跑兽
明, 龙泉驿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明代蜀王府模型
蜀王府,位于今四川成都的四川科技馆、天府广场一带,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明代最富丽的藩王府之一,以南京故宫为蓝本,缩小规制而建。中轴线上的建筑主要有承运门、承运殿、端礼殿、昭明殿等。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釉陶侍从俑
明,成都五里墩出土。
‌成都五里墩出土的彩釉陶侍从俑属于蜀王的墓葬‌。这些彩釉陶侍从俑出土于成都五里墩,属于琉璃厂窑制品。俑的形态特征包括圆脸大耳、头戴圆顶笠帽、腰束深蓝色绦带、大肚微垂,一手高举于肩上,另一手扶腰带,应属抬轿侍从‌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这些陶俑不仅展示了明代贵族的生活场景,还反映了当时的服饰风格和礼仪制度。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釉陶侍从俑
明,成都五里墩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釉陶侍从俑
明,成都潘家沟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釉陶骑马仪仗俑
明,成都潘家沟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釉陶侍从俑
明,成都潘家沟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釉陶侍从俑                                          彩釉陶骑马仪仗俑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上:彩釉陶文官俑               彩釉陶执扇将军俑                  彩釉陶文官俑 
下:彩釉陶羊                      彩釉陶羊                               彩釉陶虎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彩釉陶侍从俑                                               彩釉陶骑马仪仗俑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陶笔架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琉璃频伽鸟
龙泉驿十陵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琉璃骑凤仙人
明,成都三圣乡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龙纹琉璃滴水                                                 凤纹琉璃勾头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琉璃鸱吻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琉璃鸱吻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据悼庄世子墓发掘简报对陶俑在地宫中布局的记述,前庭两厢为武士俑及马俑。正庭左右两厢各有三排仪仗俑,第一排为牵马俑,第二排为乐俑,第三排为兵仗俑,左厢,右厢。正殿两侧各有武士俑两尊。中庭有五名击鼓俑,四人抬鼓,一人敲鼓。中庭两厢则以象辂为中心构成了庞大的仪仗俑群:象辂前置六匹马和九个牵马俑。象辂两边各置三排仪仗俑。第一排除牵马俑外,皆手执乐器,第二、三排的仪仗俑执不同类型的兵仗。左厢仪仗俑共157件,右厢仪仗俑共154件。后殿两侧排列侍俑,后殿中室沿墙依次排列面向棺室的侍从俑。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明蜀王墓出土的瓷器品种包含青花、青白釉、青釉、白釉、哥釉、绿釉、蓝釉、红釉、酱釉、内白外绿釉、内白外灰釉、白釉褐彩、红绿彩等,器形以碗、盘为主,另见少量高足碗(靶茶锺)、盏托(劝盘)、罐、瓶、盆、灯、器座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按窑口产地区分,可初步辨识出江西景德镇窑、江西横峰窑、浙江龙泉窑、云南窑和四川本地窑,尤以江西景德镇窑瓷器占绝对比重,所属年代覆盖了从明初到明末的整个阶段,堪称目前全国范围内明代藩王府邸出土瓷器类型最丰富、体系最全面的。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成都地区出土的诸多明代青花提梁壶、执壶、瓷瓶、瓷碗、瓷盘、瓷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成都地区出土的诸多明代青花瓷碗、瓷盘、瓷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成都博物馆藏明代瓷器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成都博物馆藏明代瓷器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银锭
明末,彭山县江口出土
相传,张献忠退出成都时,携带千船将士和数量惊人的金银从府河沿岷江顺流而下,大败于江口,遂将金银沉于彭山县境内的岷江河中。近几年国家方面抓紧考古挖掘,从发掘出水的文物看,出水文物主要有五大类:抢劫明朝藩王的财物、州县官府的库银、民间百姓的金银财宝、张献忠自己铸造的货币、打仗用的兵器。从考古发掘来看,众多出水文物中,还有金耳环、发簪、金戒指、手镯,这是张献忠掠夺四川百姓的最直接证据。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大顺通宝”铜钱
清初,成都市区出土
“大顺通宝”是张献忠铸币,系仿照“崇祯通宝”所铸造的小平钱,用于正常流通,但直径比一般的“崇祯通宝”大。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大顺”铭文城砖
清初, 西昌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明代银冥币,  明代金冥币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镶玉金冠饰
明, 成都出土
[转载]川西环线82:成都博物馆“花重锦官城”明代的历史成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