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观良渚小玉琮有感

(2023-05-28 19:43:19)
标签:

转载

分类: 史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诗经上形容桃花之美丽的。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桃花盛开的场景一览无余,而我面对眼前的这个良渚玉器的小玉琮上的沁色,忽然就想到了这句诗,忍不住心情激荡,有感而发。这件小玉琮,大小不过一节食指左右,因为年代久远,几乎看不出本来的玉质了,然而已经可以感觉到玉质的温柔,光泽的凝结,仿佛在石头和玉石这件的物质,曾经有人怀疑过这样的东西是石头,是寿山石一类的,对于不是很了解良渚玉质质变的原因的朋友来说,觉得是寿山石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寿山石就是因为本质是石头却有玉的质感和光泽,所以,才会受到世人的追捧。但是寿山石的硬度是不能和玉器相比较的,所以,这样的玉质是的感觉完全是良渚玉器受到沁色质变的感觉,玉琮虽小,但是依旧是符合外方内圆,上大下小的形制,中间有孔,表面光素,琢磨精湛,这样的玉琮在良渚时期的玉器中不少见,在坊间交易价格也不高,也为其无纹饰,很多人觉得不贵重,因为其小,很多人觉得没有太多的收藏价值,而尔看到,也会不经意的错过。那么这样的玉琮到底价值几何?如何判断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考量:

     1 :玉质的价值

     这样的玉质因为历尽几千年,早已是变得温润厚重,从原先的物质变化成另外一种物质,从玉质入土前的坚硬,到出土后的软如滑石,到盘玩后的恢复玉质,似乎是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已经是白马非马,此玉非彼玉了。颜色也远远超出了自然界玉料所有的色泽,有的会完全变红,变白,变黑的等等,这件玉琮从色泽上来说,就已经是变黄了,色如蜜蜡,质如田黄,这个就是发生了质的变化。

     2:玉的沁色

     从沁色上来说,多了很多可以令人遐想的空间。俗话说,沁的好不如沁的巧,一件沁的巧的玉器有时候是不能估价的,因为它不但结合了古代玉器的原本价值,还增加了书画的特质,可遇不可求,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玉器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民国收藏家对古玉器的沁色考证了60多种,赋予各种各样美丽的名字,而且从宋代到清代到民国,到现代,仿古玉器都以仿沁色为主,这个原因不但是因为沁色是证明玉器年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更重要的是里面有文化,看看民国大收藏家给古玉器沁色定的名字,便可理解为什么人们对沁色如此的追捧了,受黄土沁者,色如干栗;受松香沁者,色如蜜蜡;受靛青沁者,色如天青;受石灰沁轻者,色红艳如碧桃,若壁玺;受水银沁者,其色黑;受血沁者,其色赤;受铜沁者,色如翠石;受地火的玉,皆变为白色,俗称石灰沁,也称鸡骨白、象牙白。
  像受黄土沁称为"甘黄",受松蜡沁称为"老甘黄",微受石灰沁称为"孩儿面",受水银沁称为"漆黑古",受铜沁称为"鹦哥绿",此外还有"鹧鸪斑"、"娥眉黛"、"石榴子"、"烂石豉"、"蛤蟆皮"、"冬瓜囊"、"荔枝核"、"蚂蚁脚"、"碎瓷纹"、"鱼冻脑"、"鸡骨白"、"秋葵黄"、"鸡血红"、"苹果绿"、"竹叶青""美人髻"、"金貂须"等谐趣盎然的名字。还有不少极富诗意的,像"雨过天晴"、"玉带缠腰"、"长虹贯日"、"孤雁宿滩"、"红日东升"、"沧海浴龙"、"桃花流水"等,真是玉美沁美名更美。
   看着这些林林总总的美丽的名称,千万不要认为是古人侨情,是装腔作势,是无病呻吟,是病态。这样沁色的形成原因古人未必说的对,但是这些定名确实非常符合的,因为在古人眼力是凭的鉴赏艺术品的修养,和对中国古文化的理解的直觉定的名,这样的名称就是现代很多收藏家是想也想不出来的。

   因此可以看出,民国以及古代的收藏家不但研究玉器,还涉及到书画等方面的欣赏,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力,而现在的很多收藏家已经相当缺乏这样的审美能力了,比之古人,望其项背了。因为心中有美,所以眼里才会有美,所以才会发现美。

   对于古玉器沁色的审美,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玉质好就一定是价重连城,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好玉是需要经过琢磨雕饰的,玉器的价值首先是玉质,所谓首德次符,其次是颜色,就是乾隆皇帝说的,五色当以白为首,所以现在人才会那么推崇白玉和黄玉,如果在原先的单色玉器上出来很美的后天形成的颜色,是不是应该更加有价值呢?如果这样的颜色恰如一幅画,或者是一幅自然的场景,是不是更应该是巧夺天工的自然造化呢?

   而对于这些美丽如画的沁色的感知是需要艺术修养的,这个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对名人字画的欣赏是一样的,也是人们为什么会对奇石欣赏的原因是一致的。

  3:古玉器的大小价值

    很多人一谈到收藏,马上就想到要大,要精,要美,要奇,这些都没有错,但是古玉器并不一定是以大小来衡定它的价值的,古玉器收藏有陈列类,也有类似珠宝一类可以随身佩戴和把玩的,这样的玉器不会很大,但是其价值不一定比大的古玉器价值低,如果将古玉器和钻石和宝石相比,就没有一个是小的,就是一个古玉器珠子都比这些大,仔细查看中午古玉器拍卖行,一般来说,可以适合随身佩戴的精美小古玉器都买的很贵。

     回到眼前的这件良渚小玉琮,从大小来看,是恰到好处可以随身佩戴的,首先是结合了几千年的文化和工艺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品,其次是有特殊的意义的器形,古人认为玉琮是可以绝天地通的功能,是可以保佑人的,就像现在人喜欢到庙里开光一样,相信的人是认为有神秘力量的。最关键的是这个玉琮四面的沁色,堪称堪称是独一无二,天造地设一般,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四条屏水墨画,有艳如桃花者,有美如珊瑚者,美丽绝伦。

   所以说,这样的距今四千多年历史的良渚玉器,温润如君子,艳丽如少妇,高贵如帝王,神秘如玛雅预言,可是钻石珠宝能轻而易之?[转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观良渚小玉琮有感

[转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观良渚小玉琮有感

[转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观良渚小玉琮有感

[转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观良渚小玉琮有感

[转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观良渚小玉琮有感

[转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观良渚小玉琮有感

[转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观良渚小玉琮有感

[转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观良渚小玉琮有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