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2017-02-23 11:33:07)
标签:

转载

分类: 养眼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山东博物馆,著名的“情妇馆”,老郭的那几个花字,难免让人浮想联翩。其成立于1954年,是建国后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威威齐鲁,泰山黄河,一鞭入海,一石插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它也是山东最大的、最值得一看的博物馆。

  鲁博位于经十路,和旁边美术馆并称为大山东文化艺术的“双璧”。外观呈“斗”状,与山西博物院异曲同工。这个新馆建成于2010年,宏大炫亮,展品琳琅满目,佛教造像、汉画像石、青铜器、甲骨文、绘画等等都是其精粹和特色。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佛教在东汉初进口到中国,以帝国的洛阳为中心开始全方面幅散,300年后的十六国时期,齐鲁有了佛教文化痕迹,即朗公在济南建的神通寺,又经过了200年的渗透,到北朝时期,这里已成为东部的佛教中心,近些年来临朐、博兴、济南、青州等地窖藏造像的发现,又增添实证。大山东没有大窟大龛,但那些石刻造像却是中国最美、最精致的宗教艺术品之一,无论在什么博物馆,看到这些“山东造”必为其喝彩而拍案叫绝。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比丘道休造弥勒佛像【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广饶县杨赵寺村皆公寺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贾智渊造背屏三尊像【北魏正光六年(525年)】青州西王孔庄出土,是山东现存制作最为精美的石刻造像之一。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比丘惠辅造弥勒佛像【北魏永安三年(530年)】淄博临淄区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道玉造背屏三尊像【东魏天平四年(537年)】惠民县沙河杨村出土,这是道玉组织300余人捐资的造像。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张称伯造背屏三尊像【北齐】惠民县沙河杨村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背屏三尊像【东魏】济南县西巷(今历下区)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路文助造背屏三尊像【东魏武定二年(544年)】莱阳出土,是造像主人为去世父亲祈福而造。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王信灭造观世音像【北齐天保元年(550年)】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彩绘菩萨像【北魏】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佛像【北齐】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贴金彩绘菩萨像【北齐】济南县西巷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菩萨像【北齐】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张海波造三尊像【北齐清河二年(563年)】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盖僧伽造背屏三尊像【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惠民县沙河杨村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彩绘菩萨头像【北齐】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孙宝憘造背屏三尊像【北魏神龟元年(518年)】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浮雕塔纹背屏造像残件【北朝】青州兴国寺遗址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弥勒像【唐武周久视元年(700年)】济南县西巷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彩绘弥勒像【唐】济南县西巷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菩萨像【唐】济南县西巷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杨瓒造龙虎塔【唐天宝二年(743年)】原在青州段村石佛寺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定光佛舍利石棺【五代】惠民县归化镇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佛涅槃造像碑【宋】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舍利石函【宋】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孙辽浮屠铭碑【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字体秀丽峻拔,为魏碑名品。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五代显德五年(958年)】原在惠民县开元寺



  山东佛教造像艺术得益于其早期的石刻功底与手法,“石”被先民们认为千古不朽的材料,鲁中、鲁南的汉画像石即为早期石刻典型代表,和徐州、晋西-陕北、南阳、四川盆地等构成了中国汉画像石五大聚集区。东汉时,国以“孝道”立策,官职“举孝廉”就含有此意,为表孝,人死时多建石墓,一时成风,石刻内容也丰富多彩,画像石是那个时代墓葬的一个属性。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石狮【东汉】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麃孝禹碑,清同治年间在平邑县发现,上面界方左右各刻一鸟,鸟下各刻隶书铭文一行,左 “河平三年八月丁亥”,右“平邑成里麃孝禹”,麃(biāo)是姓氏,此碑为西汉“河平三年”(前26年)的墓碑,已有2000多岁,被誉为汉碑之祖。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孙氏阙画像【东汉元和二年(85年)】莒南县蓝墩村出土,是山东现存的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石刻,阙右侧面刻隶书一行:“元和二年正月六日孙仲阳仲升父物故行丧如礼刻作石阙贾值万五千”。连价钱都标注了,实属难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高浮雕双鹿【东汉】烟台福山区东留公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楼阁双阙浮雕【东汉】济南金福庄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伏羲女娲画像石【东汉】滕州西户口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百兽率舞画像石【东汉】滕州龙阳店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九头人面兽首画像石【东汉】滕州黄安岭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铺首衔环画像石【东汉】滕州龙阳店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纺织画像石【东汉】滕州龙阳店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风伯、胡汉交战画像石【东汉】嘉祥五老窪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人物画像石【东汉】滕州宏道院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人物画像石【东汉】临沂市兰山区红卜寺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汉画像石【东汉】嘉祥五老窪出土,上图秦始皇泗水捞鼎,中间孔子拜老子,下面周公辅成王。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周公辅成王、孔子拜老子画像【东汉】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楼阁人物画像石【东汉】滕州东戈镇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人物画像石【东汉】嘉祥县吴家庄观音堂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邪相刘”残石柱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宋山祠堂【东汉】嘉祥县满硐乡宋山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朱鲔(wěi)祠堂的石壁汉画像,原立于金乡县城郊,和济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属同一类型。上面采用阴刻雕法,主要表现拜谒、庖厨等场景。光武帝刘秀曾拜朱鲔为平狄将军,该祠堂建于二世纪,和朱鲔无关,为后人附会,但至今仍以朱鲔祠堂相称。



  东平商城汉墓群2007年被发现,时间为西汉晚期-东汉早期,18座墓中,有绘画的3座,是山东迄今发现最早、成就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画作。鲁博展出了很多,限于篇幅,出照几张,有兴趣者可去前观,绝对精彩。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左下角绘的是七盘舞,汉代著名舞蹈,舞者在七个盘鼓上以踏鼓的姿态来来往往,配合着音乐而表演出舞蹈。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仕女持镜、人物拜谒和门吏壁画【一号墓东壁出土】



  鲁博是个综合性博物馆,从新石器时代的“后李文化”到“青铜文化”,再到明清,完整的展示了齐鲁大地的文化精髓。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1960年潍坊姚官庄出土,整器为两部分套合,以轮制而成,器壁薄如蛋壳,表面乌黑光亮,是典型龙山文化的特征性器物。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彩陶鼓【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300-4600年】泰安大汶口M1018:24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白陶袋足鬶【大汶口文化】1971年邹城野店遗址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红陶双联鼎【大汶口文化】1971年邹城野店遗址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灰陶镂空器座【大汶口文化】1971年邹城野店遗址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亚醜钺【商】1965年青州苏埠屯一号墓出土,是商代礼仪重器、王权的象征,两面镌刻的铭文表明此钺的持有者是商代著名望族“亚丑”族群。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陈侯壶【春秋】1963年肥城小王庄出土,器盖上刻有阴文13字“陈侯做妫橹媵壶去其万年永宝用”,“陈”先秦国名,妫姓,后被楚国所灭,此壶为陈侯嫁女的陪嫁品。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陶簋【战国】临淄乙烯厂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陶莲花盘豆【战国】临淄乙烯厂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错绿松石铜豆【战国】1976年长清岗辛战国墓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绿釉陶狗【汉】高唐东固河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绿釉陶井【汉】1955年章丘普集墓葬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陶俑【北朝】济南八里洼北朝墓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徐敏行夫妇合葬墓【隋】1976年嘉祥英山一号墓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徐敏行夫妇合葬墓壁画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银塔【北宋】莘县燕塔第七层发现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唐三彩双鱼瓶【唐】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陶俑【元】1955年济南祝甸出土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梁山漕船【明洪武五年】1956年梁山西北宋金河支流出土,杉木制成,长21.8米,中宽3.44米,高1.4米,是明代军运漕船。


[转载]山东博物馆 【山东济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