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转载)阅读让深圳被人尊重

(2012-12-11 21:07:05)
标签:

转载

分类: 儿童读写相关

“深圳读书月”是深圳人的阅读闹钟, 每年11 月这个闹钟都会准时响起,定时提醒大家积极阅读。深圳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2年的深圳读书月, 每年参与市民超过600万人次,深圳各级公共图书馆每年进馆读者超过1200万人次, 持证读者率、进馆率和图书外借率都居国内城市前茅。从“故事妈妈培训班”,到“故事讲述人研习班”,再到“阅读推广人培训班”, 深圳还准备用5年培训出500至800名阅读推广人,争取达到每个社区拥有1名阅读推广人。

 

可以说,深圳成为一座“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的城市并非一句空话。

 

文/羊城晚报记者 金璐

 

11月1日, 第十三届深圳读书月拉开序幕,22人在启动仪式上接过聘书,成为深圳第一批由官方正式认可的、具有明确阅读推广人身份的阅读推广工作者。如果说读书月是深圳人的“阅读闹钟”,那阅读推广人将让阅读成为深圳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A 不仅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

 

朱萸是一个习惯给自己女儿讲故事的妈妈,但她慢慢发现除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书籍外,她竟不知道还能给女儿讲什么。后来,女儿上的幼儿园开设了一个家长讲座,一个妈妈为大家介绍了一个来自于台湾的绘本,她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即使是儿童书也是大不一样的。

 

后来,在家里做全职妈妈的朱萸,到女儿幼儿园新开的图书馆中当了馆长,继续和妈妈们交流亲子阅读的经验。知道深圳少儿图书馆开设了阅读推广人培训班,朱萸立刻报名参加,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和考核,她觉得自己获益匪浅。

 

朱萸参加的这个培训班, 是今年6月17日正式开班的, 它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联合主办,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承办,是国内首个由政府牵头组织的阅读推广专业化培训。

 

该培训承办单位深圳少儿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赵艺超告诉记者, 培训班可以一直追溯到深圳少儿馆于2010年开设的“故事妈妈培训班”。“深圳许多父母很重视亲子阅读,却不知道如何选书、如何讲故事, 于是少儿馆开设了培训班, 教给妈妈们如何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后来,少儿馆发现很多妈妈不仅限于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 还走出了家门,给更多的孩子讲故事, 于是在2011年将培训班升级成了“故事讲述人研习班”。

 

B 层层考出来的阅读推广人

 

2012年,在深圳文化等部门的介入下,研习班进一步升级为“阅读推广人培训班”。据该培训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期培训班原本计划招收20名学员, 但结果出乎大家意料,深圳市民报名十分踊跃,最后录取正式学员50人,申请旁听学员60多人。

 

首期培训班的学员构成十分广泛,有公共图书馆馆员、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民间阅读组织成员、公务员、媒体人、企业员工和全职家庭主妇,平均年龄31岁;八成以上的学员拥有本科以上学历,15人拥有研究生学历, 绝大部分学员拥有丰富的阅读推广经验,有的甚至是深圳市知名的民间阅读组织的负责人。唯一遗憾的是男性学员比较少,仅占一成左右,坚持到能力测试阶段的男性学员就更少。

 

首期阅读人培训班邀请了林文宝、周逸芬、徐冬梅、孙慧阳、姬炤华等国内知名青少年阅读推广专家、学者授课,培训班设计了五个环节:课堂授课、推广实习、实习报告、能力测试、结业论文。其中,课堂授课不少于10学时,实习时间不少于两个月。

 

经过3个月的培训和实践活动, 首期培训班中有64人参加了最后的现场能力测试,34人测试合格,通过率为53%。这种不走过场的培训很有成效,学员已经开始将自己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C

政府补贴资助阅读推广人

 

读书月启动仪式上,赵艺超、朱萸等人受聘为深圳首批兼职阅读推广人,深圳拟采取公益性文化服务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他们依托基层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在社区、学校、工厂开展各类读书活动,组织一批、固定一批、提高一批读书人,形成一个场地相对固定、人员相对固定的读书小组,积极传播阅读理念。对这些推广人在聘期(一般为两年)内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会给予适当的补贴和资助,并将其活动向社会公布,每年进行一次评估。

 

目前,深圳已经制定了一个“阅读推广人培训计划”, 准备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培训出500至800名阅读推广人,争取达到每个社区拥有1名阅读推广人的建设指标。对于这些阅读推广人,深圳将创造条件鼓励和推动他们从事阅读推广活动,达到每年全市阅读推广活动不少于2000 场次,每个阅读推广人每年阅读推广时间不少于30 小时。

 

困惑:老师不看小孩的书

 

刚刚被评为全国十大读书人物的袁晓峰告诉记者,深圳学校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老师只教教材,就算让孩子读书也是《作文指导》之类的工具书,他们本身就不看童书,自然也无从推荐给孩子看。

 

小学老师不看童书, 这在袁晓峰看来是很大的问题。她认为,小学老师多看童书才是正确的专业发展路径之一,只有了解孩子喜欢什么,才能和他们有共同语言, 才能用智慧的方式解决孩子的问题。本次读书月,袁晓峰策划了两项活动, 分别是校长阅读活动策划方案大赛和教师童书导读比赛,其目的就是要让阅读从校长、老师做起, 将阅读的美好种子播种在孩子们的童年。

 

袁晓峰说,阅读需要引导,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五花八门, 网络的力量也很强大, 孩子也会看很多没什么营养的无聊书, 但那依然是阅读, 老师和家长一定不能去禁止, 只能引导,告诉大家什么是好书, 什么值得看。“现在的阅读状况就是, 如果学校不引领, 孩子就会被网络上、商业化的东西所引领。”

 

心声

 

朱萸

作为家长,以前给女儿讲故事,会挑自己喜欢的,觉得对孩子成长有利的。经过培训后, 她知道了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讲他们喜欢的故事,而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也增加了许多互动环节。后来才发现, 孩子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没有想法,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常常很惊人。

如今,朱萸在幼儿园图书馆开始了“故事会”活动,每周邀请几个家长来给孩子讲故事,而她也可以将自己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妈妈们分享,让妈妈们学会控制给孩子讲故事时的时间和节奏,并根据现场情况选择相应的故事。

 

汪洋

汪洋是一个职业阅读推广人,一直打理着一个叫做深圳读书会的公益组织,而他也是首期培训班唯一顺利过关的男学员。

汪洋说,经过培训,他最大的认识就是“阅读的本质是快乐”。他的书友会之前组织活动, 常邀请名家前来讲书, 最大的特点就是我说你听式的单向沟通。“其实,道理谁都懂,但不一定能做得到。读书更是如此,读书又不能加薪, 只有感受到了快乐才能更好地去阅读。”如今,汪洋的书友会已经进行了改革, 他开始找更多普通人来讲述读书的故事, 讲述一本书带给自己的感悟和快乐。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