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巫教你讲故事——好父母的必修课》

标签:
转载 |
分类: 爸爸妈妈需知道 |
http://s6/middle/4d8c5926tb64d08556f85&690
这本书是一件宝藏,它是送给老师和家长最好的礼物。无论你是家长、是老师、还是看护人,只要是跟孩子在一起工作的人,都应该看这本书。这本书是给全世界的礼物!这样的书还没有英文版,我期待小巫把它变成英语。
——资深华德福教师惠特尼·麦当劳
《小巫教你讲故事——好父母的必修课》序言
作者:王凯波
初见小巫,就知道让这个人写这本书,太合适了!
先不说她走南闯北,阅历丰富,满肚子故事,也不说她学贯东西,专攻教育,最了解故事,单是坐在对面,看着她灵动的举手投足,听着她睿智的谈笑风生,就让人觉得:小巫很会讲故事,小巫很会教你讲故事。
于是,沏上茶,打开录音笔,在暖暖的阳光屋里,小巫开始讲故事。讲啊讲啊,北京广州,春华秋实,终于讲成了这本书。
“故事是人类成长的养分。”小巫精心地在故事这一片园地中耕耘:她博览各种有关故事的书籍,探究有关故事的理论,更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故事和孩子成长的关系,用心用力地实践着为孩子提供优质“心灵母乳”的工作,为自己的孩子,也为了所有的孩子。在小巫的故事园地中,每一个故事的前前后后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特质,有其归类:经典故事丰富孩子心灵,睡前故事帮助孩子入睡,治疗性故事带孩子走出误区,气质类型故事因“孩”而异,教学故事开启孩子智慧之门……小巫和她的朋友为孩子们搭建起的一间间故事小屋,构成了一个个趣味盎然、养分丰盈的儿童世界。
讲故事容易吗?小巫告诉我们:不容易。有人可能不信:不就是哄孩子睡觉吗,编个小猫小狗满天飞,或者随便拿一本书,和孩子一块儿看,还能捎带认几个字呢。孩子再不听话,就编个故事吓唬他,父母太忙,还可以请手机、电脑、MP3给孩子讲故事。这还不容易?在小巫看来,这些都不是合格的故事。要知道,故事不是父母实现功利目的的工具,更不是对付孩子的武器,而是从父母胸膛涓涓流入孩子心田,滋润孩子成长的养分,而且不同的孩子要听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故事又有不同的作用,即使是同一个故事还有不同的讲法。无论是选故事还是编故事讲故事,要做到认真对待,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讲故事难吗?小巫告诉我们:不难。就像这本书告诉我们的,只要有爱孩子的心,有科学的指导,让故事成为父母和孩子共有的精神财富,成为孩子自己的故事,而不是“教”孩子的故事,然后还要有一种努力去尝试去实践的精神,和孩子一起,共同享受故事给家庭、给成长带来的种种意想不到的喜悦,你就能够很自然地选对故事,编好故事,讲透故事了。小巫期待着每一位读了这本书的人讲出更多更好的故事。
小巫崇尚自然,讲求“有机”。其实,小巫“教”我们讲故事,虽然洋洋十数万言,又何尝不是在倡导一种自然,一种“有机”:用人类原始的口口相传的方式,重新构架起父母和孩子心灵的桥梁,让最传统的讲故事的形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宽阔的大道。
小巫自序
这是我写得最轻松的一本书。
轻松原因有三:第一,我最拿手的,就是讲故事。本来从小立志当作家和编剧的,写过小说和剧本,没闹出啥出息来;后来出版社找我,叫我给父母们讲自己养孩子的故事,一不留神讲大发了,还把自己讲成了“专家”——假冒伪劣吧?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新世纪的编辑们特心疼我,特宠溺我,怕我打字累,就带着录音笔打了飞的来北京,让我坐着说了一整天的书,把当时能记起来的故事都复述了一遍。事后看看,这么做歪打正着——既然是“讲”故事的书,当然必须以“讲”的形式来创作了!给孩子“讲”故事(尤其是现编现讲)迥异于“写”故事,需要妈妈全神贯注、急中生智、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我给孩子编的很多故事因为没有及时记录而“失传”了,而对着编辑们口述的过程则让我重新经历了编故事的情境,诸多灵感不断涌现于对方认真聆听我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绘声绘色的讲述当中。事后,编辑们根据录音记录下故事部分的文字,然后交回给我修改和补充。记录的主力是我们称为“波波姨”的王老师,其实人家并没老到当我的姨,还是活力四射的美眉呢。看着这些记录下来的文字,我也不禁才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好多故事本来是用英文给孩子讲的,中文只记得梗概,这下子得了机会,尽情发挥,照着小说、剧本的套路写,若非篇幅有限,一不留神写成中篇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这本书不是我一个人的劳动成果,除了波波姨做幕后英雄之外,还有很多朋友无私贡献出自己的宝藏来,比如李靖、于淑芬、金晓峰、黄明雨、丁明,还有和我一起参加华德福师资培训的朋友们。本书的责任编辑翁容,既是我的灵感来源之一,也是内容贡献者之一。
我特别要感谢的,还有来自全球各地的我的老师们,没有他们的辛勤培育,我连给孩子编故事的门儿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