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看着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感觉 ---
骄傲、爱、欢乐、喜悦。看着宝宝熟睡的样子有种十分美妙的感觉;宝宝学会走路时父母的喜悦;宝宝会开玩笑时感到的欢乐;十几岁的孩子能够理解父母时感到的欣慰......这些都是积极的情绪,同时,在养育孩子的旅途中还有消极情绪。
最常见的是担心。父母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会担心他们的将来;知道孩子社交能力有问题,例如很难交朋友,父母会担心会不会交到坏朋友、孩子是不是开心,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一旦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意图发展,父母又会担心该怎么办,孩子怎么了......无数的担心,上大学选什么专业,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什么时候结婚,婚姻能否幸福......极少数的孩子能够选择自己的路,像盖茨、乔布斯还有韩寒;但大多数的孩子在寻求自己的方向时都会遇到阻碍。
第二种的是恐慌。孩子自己在家,父母恐慌,尤其是母亲;孩子没有及时打电话回来,父母也恐慌;;放学之后在外面玩没有按时回家,父母更是如此,甚者在找到孩子的时候更是恐慌+害怕+怒,孩子免不了挨打。
第三种是母亲中更为常见的:驾驭。很多事情都要管,很多事情都要处理,很多事情都亲自摆平,没有事情能够逃脱母亲的手掌。上班的母亲们,在单位在公司有很多事情要做要管,不由自主地就带到了家里,孩子的很多任务都愿意代劳,或者更多的干预孩子的事情。这些母亲的初衷是要求孩子做到最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压倒了孩子的自主性。
第四种:无奈。当孩子长时间玩电脑游戏,父母又阻止不了,无奈产生了;孩子学会骂人,又改不了,父母又无奈了;孩子和父母交流的态度恶劣,真的很无奈。孩子也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不能控制孩子的想法,孩子也不能自动地随着父母的想法做事。也许孩子是没有能力做一些事情,或者是没有兴趣,他们没有兴趣学习、不愿意写作业,老师每个学期都对同样的问题做出批评,父母很无奈,没有办法帮助孩子改变。长此以往,孩子的行为没有得到解决,父母的情绪就转化为愤怒、伤心、困惑......
喜忧参半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整体感觉,消极的情绪对父母不仅有精神上的损害,对身体也无益。如果消极情绪〉积极情绪,逐渐地父母整个的积极情绪就会减退,这个人都觉得down,导致带来更多的负面压力,身体上会有头痛、胃痛、精神衰弱、失眠等。父母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要发泄出来吗?对孩子大喊大叫,你倒是痛快了,可孩子的感觉会很差。父母释放出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轻松了许多,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吵一架就没事了,把不好的能量转嫁给其他人,如果给了孩子,那对孩子就是个灾难。这时父母需要运用的是智慧而不是情绪,你的计划是什么,你怎样进行干预,别总是唠叨个不停;一唠叨容易激起坏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些技术性方法,如EFT(Emotional
free techniques)。
四步法:一个句子分四部分--a.即使
b.(问题/烦恼/担心的内容) c.
我知道(对自己的真正的评价/陈述)d.(积极的想法)xx会怎样怎样... 例如:即使 +
孩子不听我的话,总是惹麻烦,不按时回家,我担心他不跟我说实话,或是交了坏孩子,学习成绩退步,一想到这个我就特别生气,
+ 我知道我已经努力了, 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孩子,我是个好妈妈
+ 孩子会照顾自己,他已经长大了。一边想(说)一边做:法1.
双手交叉,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法2.
闭上嘴巴,舌头向前伸再向后卷,来回做。然后做几次深呼吸。试一下吧,看看对你有怎样的疗效。
如何控制愤怒的情绪?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e47c4d0100uwf2.html
加载中,请稍候......